王锁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0

    时间:2024-12-1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经过三年的磨合运作,合作区体制机制运行基本顺畅、渐入佳境,横琴岛上澳人澳企快速增长、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四新”产业加快发展,一批可知可见可感的标志性成果陆续结成,琴澳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图为近日,从横琴方向拍摄的澳门。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党的二十大要求,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对此,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多措并举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持续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提高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的能力,推动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相互匹配和相互适应,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良性循环。从供给侧发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措施。
     
      增强供给体系的适配性。要扩大有效供给,通过深入推进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障碍,将资源更加高效地分配到各个经济领域,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为适应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这一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必须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部署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加强对需求侧的管理。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同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为目标,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国内市场,以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推动供给和需求持续稳定增长。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是否强大而有韧性,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着力解决技术瓶颈与“卡脖子”问题,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活水,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起着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要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基础研究能力,推动前沿技术突破,从源头方面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减少对外部市场和技术的依赖,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为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有组织科研,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加大对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的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质量。同时,要促进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市场空间和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资源。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形成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提升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韧性和安全性。
     
      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非经济因素冲击,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这凸显了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的迫切性和战略意义。为构建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我们必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建设。
     
      打牢实体经济这个产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同时适应产业链数字化进程,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实体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注重培育现代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必须重视和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对接。通过不断完善产业创新整体环境,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在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形成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产业基础能力和现代化产业链、产业集群,保障国民经济稳定运行。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一方面,要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点产业形成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有利于提升产业链水平的产业创新生态,虹吸全球创新要素参与我国产业链建设,推动国内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这是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也是我们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抓牢发展主动权的一个关键和坚实基础。当前,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迫切需要抓好要素市场化改革、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市场监管等方面工作。
     
      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释放要素的新活力。同时,在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中,市场体系是否完善,是经济循环能否畅通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要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动力。
     
      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近年来,我国出台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和《“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必须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要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从增加收入、促进就业、扩大优质供给、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消费场景等方面综合施策,促进居民消费稳定增长;要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完善促进投资落地体制机制,提升社会资本投资意愿和能力,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投资支持,增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流通是经济循环的“血脉”。要加强和推进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等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构建大流通体系,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顺应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推动流通数字化升级,提升物流业智能化、敏捷化水平,为统一大市场的互联互通提供必要支撑。
     
      健全和完善市场监管。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的转变,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要协调监管力量和执法资源,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有效防止恶性竞争,有力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要推动市场监管数字化转型,加强市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也需要从国际化的视角来审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必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实施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为积极应对投资保护主义,推进国际合作互利共赢,我国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这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生动注脚。通过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外资在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等,有助于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推动贸易便利化;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要巩固和提升外资在华发展信心,更大力度吸引利用外资,深度参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要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与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科技、环保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同时,发挥好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探路作用,在自贸区对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行压力测试,形成新规则冲击的有效缓冲带,进一步推动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营商环境的优化,为构建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奠定坚实基础。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锁明)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