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明:【理响中国】多时态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

                            
    0

    时间:2024-07-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这一论断从广阔的视角揭示和阐明了文化的本质和功能,也让我们看到,文化建设尤其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不单单是为了文化自身,更主要的还是为了保障和促进同这种文化传统休戚与共的民族和国家的全面建设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一论断鲜明地体现了在上述开阔视角下对文化与时代背景、与国家和民族丰富实践之间密切互动关系的把握。历史地看,作为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伴共生的一种文化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一方面适应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不断充实、丰富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体现出了多阶段、多时态的动态属性,既有完成式,又有进行式,还有将来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完成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完成式,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已经取得的文化建设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的意义时指出:“‘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一论断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基本属性和理论框架。就基本属性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两种核心要素有机结合的结果。这两种核心要素,一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者都是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必要成分,但在促成这种文化形态的过程中,作用又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挥着“触媒”的作用,正是由于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因势利导和及时“激活”,才促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不断吸收多元的外来文化,最终形成了海纳百川、广阔博大的文化气象,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揭示的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为传统的中国顺利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中华文明这种突出的包容性特性,可以看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高度契合性的一种表现,因为它同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和倡导的国际主义高度相符。
     
      与此同时,这种包容性只有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激发,才能真正转化为适应现代化潮流并且富有生机的创造力。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在文化建设领域,一方面坚持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兼收并蓄,另一方面又始终倡导和践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成功引领了中国社会的快速现代化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这方面的明证。它同时也促成了作为完成式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具体内容。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诸如天人合一、厚德载物、民为邦本、天下为公等,在生生不息的传承中,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激活”,适应时代与国际、国内的实际语境,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例如,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下,在坚持批判和反抗封建暴政与阶级压迫思想的同时,又注重发掘和彰显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同时始终保持“睁眼看世界”的天下胸怀,力图以民间的、大众的文化传统为基础,在与世界文明的积极交流互动中建设民族新文化,有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也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基本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完成式中,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核心要素,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所确立的重要方法论基础,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体来说,它可以概括为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传承发展规律的高度尊重,以及在文化传承与建设过程中对历史主动性和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这是形成、建设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框架,也是我们之所以认为存在一种完成式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基本依据。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进行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进行式,对应的是方兴未艾的新时代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目标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地方。当代文化工作者,必须适应新的时代召唤,齐心协力,为推进这一事业发挥更加切实积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要求我们在新时代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对文化传统做均质化的、机械式(形而上学)的理解和处理,而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立足于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就,通过提炼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及其内在逻辑,探寻这些文化基因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契合点,同时结合人民现实的文化实践与需要,以扬弃的态度认识传统,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文化形态。
     
      在实践中,具体路径有三:一是要通过不断提升文化工作者及广大民众的自身素养,加强和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传承、传播的准确性,引导大众树立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立场,并强化在世界文化多样性格局中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信心;二是要积极面向当代鲜活多姿、富于创造力的人民文化实践——例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框架下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理念影响下蓬勃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通过积极观察其表现与功能,归纳总结规律和特征,同时精心呵护和保障广大人民在这些领域的主体性与创造力,以引领当代文化实践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当代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三是要积极面向世界,为推动国际文化领域的和平交流、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概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现在式,就是以“第二个结合”为引领,在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规律的基础上,以积极朝向当下的态度,全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既体现着对中华文明创新性特性的充分尊重和全面调动,又包含着当代文化工作者能动性的积极发挥。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将来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将来式,强调的是新时代文化构建的目标与意义。建设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既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前提。其最终的目标,既朝向自我,又朝向世界,但归根结底是朝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朝向自我的层面,推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为了促进中国文化的全面繁荣,为了引领广大人民在世界文化多样性格局中增强对中国文化的信心,为了以文化的繁荣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进而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图伟业。
     
      在朝向世界的层面,推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要为应对当前世界纷繁复杂的局势,探索与贡献和平解决世界难题的方案。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胸怀天下的气度,新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一系列新理念的提出和不断普及,更是把这种气度推向了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这些启示极大地增强了我们以中国智慧因应世界难题、面向未来的底气。可以肯定的是,以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提炼为前提,在积极传承和发展这些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世界文化与文明间对话沟通、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将不仅能切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进一步完善,而且必然会“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建设人类更加光辉的未来发挥积极作用。
     
      这种多时态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既属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又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有机组成要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强调,进一步让我们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它不仅包括科学技术和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还必然包括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强调,既丰富了现代化的含义,也增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厚度。
     
    作者:安德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