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欣:读“两唐书”

                            
    0

    时间:2023-11-27  来源:新华网


  •   唐朝,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因其恢弘的气势和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被世人称为盛唐。“两唐书”从不同史家的视角,展示了唐代从李渊太原起兵到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代唐称帝、唐玄宗开元盛世,再到安史之乱、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农民起义,最后被朱温所灭并取而代之的近三百年历史篇章,在本纪、志、表、列传中,还原了众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展现了唐朝政治、经济制度的演变,捋清了各种世系的发展轨迹。
     
      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史学家修史的目的。北宋史学家吴缜在《新唐书纠谬·序》中说:“夫为史之要有三:一曰事实,二曰褒贬,三曰文采。”这是学者对一部史书的评价。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几认为:“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这就是说,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其中“史才”指史家的才干,包括研究能力和表达技巧,也就是吴缜说的文采;“史学”指史家的学问,主要是历史知识,也就是吴缜说的事实;“史识”指史家的历史见解,也就是吴缜说的褒贬。事实上,从古至今能兼备这三种能力的人很少,所以修史之人就很少。刘知几认为:“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柟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这就是说,如果有知识而无能力,则犹如拥有财富却不会经营,终究不能兴业致富。如果有能力而无知识,就好像拥有匠人般的技术却没有用来发挥的工具,终究不能建成宫室。而且,要善恶必书,寓褒贬于史书之中,使骄君贼臣有所恐惧忌讳,此为无可加者。
     
      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观点来读“两唐书”。
     
      一、“两唐书”的成书过程及特点
     
      《旧唐书》,修于五代后晋,继承前朝官修史书和后世修前朝史的传统,由当朝宰相领衔,汇集一批史家撰写。由于纪传体断代史史书的体例在班固修《汉书》时已经基本确定,此后官修史书都沿袭不替,只是在志、表等部分有所调整和取舍。《旧唐书》署名五代后晋刘昫等(实际编撰者为赵莹等人),本名《唐书》,《新唐书》出来后改称《旧唐书》。而《新唐书》,原名也称为《唐书》,正式在卷首加“新”字是在清代,但自宋代书成之后,已经有此称呼,以区别五代后晋修的《旧唐书》。《新唐书》修撰于北宋,领衔编修的是欧阳修,参与者也都是当朝名士。
     
      从体例上看,《新唐书》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我们知道,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其创有纪、表、志、传体史书,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是《新唐书》对我国史学史的贡献。纪传体史书,史观正统,搜集资料比较丰富,多以原始史料为主。而这些原始史料,包括实录、国史、诏令、奏议、行状、家传以及官署档案等。
     
      那么,既然有了《旧唐书》,为何还要修《新唐书》呢?主要是北宋的史学家认为《旧唐书》存在重大缺陷。比如,曾公亮在《进新修唐书表》中表示:“以谓商、周以来,为国长久,惟汉与唐,不幸接乎五代,衰世之士,气力卑弱,言浅意陋,不足以起其文。”也就是说,唐朝灭亡后,中华民族进入五代十国这一段乱世。曾公亮认为这一段是哀世,那么处于哀世的史家“气力卑弱”,怎么能写出盛唐的辉煌。
     
      另外,对于内容编排,他们认为“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也就是说,结构编排没有章法,内容详略失当,文采欠佳,叙述也不够系统。对于作者水平,他们认为“人非宏杰之才,辞采不足以发挥幽潜,书法不足以耸动观听,纪述取舍,乖戾舛差”,也就是说,编者水平较低,错误百出。对于功能意义,他们认为,不足以惩恶扬善、垂戒示远。总而言之,《新唐书》编者认为,无论从体例、剪裁、文采方面,新都胜于旧。而对于当今研究者来说,两书并存、褒贬不一,相辅而行、各有优劣。
     
      《新唐书》的编者都是当朝名士。比如,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可见,其诗词、散文俱佳,尤其那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文采飞扬。他负责修纪、志和表部分。宋祁,北宋文学家,与其兄宋庠并称“二宋”,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名扬词坛,世称“红杏尚书”。他主撰列传。宋敏求,藏书三万卷,著有《唐大诏令集》《长安志》《春明退朝录》等。其他参与者,还有范镇、王畴、吕夏卿、刘羲叟等,都是饱学之士。
     
      在结构篇目上,《旧唐书》共200卷,其中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共225卷,其中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两者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第一,本纪是按照帝系的编年史,《新唐书》本纪的字数相当于《旧唐书》的近三分之一。第二,志书是记述典章制度,《旧唐书》有十一志,包括礼仪志、音乐志、刑法志、天文志、历志、五行志、职官志、地理志、经籍志、食货志、舆服志;而《新唐书》有十三志,主要是礼乐志(合礼仪、音乐二志)、车服志(舆服志改)、百官志(职官志改)、艺文志(经籍志改),新增仪卫志、选举志、兵志,历、天文、五行、地理、食货、刑法不变。第三,表是排列有重要意义的世系传承,《新唐书》设宰相、方镇、宗室世系、宰相世系四表,恢复《史记》《汉书》设表传统。
     
      在取材上,主要有:一是实录,编年体史书的一种,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重要事情;二是原有国史、列传;三是官府档案,就是各官署机构的档案、文件;四是私家传状、谱牒、行状、家传、碑碣;五是,野史、笔记。
     
      二、新旧“唐书”比较
     
      《新唐书》编者认为,相较《旧唐书》,《新唐书》具有文省事增的优点。这就是说,《新唐书》行文简略,总字数有所减少,《旧唐书》总字数为200万字,《新唐书》只有169万字;卷数有所增加,《旧唐书》有200卷,《新唐书》共225卷。
     
      吴缜在《新唐书纠谬》中给《新唐书》挑出了二十个问题,如以无为有、似实而虚、书事失实、自相违舛、年月时世差互、官爵姓名谬误、世系乡里无法、尊敬君亲不严、纪志表传不相符合、义例不明、先后失序、编次未当、与夺不常、事有可疑、字书非是等。
     
      (一)本纪、志、表、列传
     
      1.本纪
     
      《新唐书》的本纪删减较多,把《旧唐书》中原本较为清晰的内容删减得有些词不达意,让人看不懂了。
     
      2.志
     
      第一,《礼仪志》,就是礼志和乐志,记载了国家维护统治秩序、社会等级体系、伦理体系的重要制度。《旧唐书》中《礼仪志》7卷、《音乐志》4卷,《新唐书》合《礼仪志》《音乐志》为一,共12卷。
     
      第二,《历志》《天文志》,分别为《旧唐书》3卷,《新唐书》9卷;《旧唐书》2卷,《新唐书》3卷。《新唐书》在篇幅上超过《旧唐书》3倍以上,记载了唐代流行的7种历法,特别是保存了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衍历》,反映了唐代历法理论的水平和发展高度。
     
      第三,《五行志》,列举各地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还有不少反映民生困苦、工商业状况和国内外交通方面的资料,并从天人感应的角度把人事、气象与灾祸联系起来,自宋代才转向主要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旧唐书》1卷,《新唐书》3卷。
     
      第四,《地理志》。《旧唐书》4卷,主要为行政沿革,记载了全国边防镇戍的分布和兵马人数。《新唐书》8卷,内容更丰富,保存了很多社会经济资料,不仅叙述唐朝地理沿革,记载军府设置,还记述了物产分布、土特产(土贡)、水利兴废、风土人情等。
     
      第五,《职官志》《百官志》。《旧唐书》中叙述官僚制度的志书为《职官志》,有3卷,不少文字是照抄《唐六典》(唐朝的国家机构组织法),并记载了代宗永泰二年(766)时官品的变革。《新唐书》改为《百官志》,有5卷。
     
      第六,《舆服志》《车服志》。《旧唐书》中为《舆服志》1卷,记载唐朝帝、后、王、妃以及百官按品级规定的车舆、衣冠、服饰制度,用以区别贵贱士庶,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新唐书》改为《车服志》,也是1卷。
     
      第七,《经籍志》《艺文志》。《旧唐书》中为《经籍志》2卷,以开元盛世为准,记录了“经史子集”四部的存书目录,保留了不少现今已失传的书目和作者。《新唐书》改为《艺文志》,有4卷,增加了很多内容,如《旧唐书》中未收录的李白、柳宗元的著作。
     
      第八,《食货志》。《旧唐书》2卷,比较集中地记载了唐朝田制、赋役、钱币、盐法、漕运、仓库乃至杂税、榷酤等有关经济史资料。《新唐书》5卷,不仅内容更多,而且更有系统、有条理地保存了大量社会经济史资料。特别是增加了唐朝屯田、和籴、矿冶等资料。
     
      历朝《食货志》记载了经济制度、经济思想、法律法规、相关措施以及沿革变化。《通典》目录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刑法、兵、州郡、边防。食货排在第一位。潘镛先生在《旧唐书·食货志笺证》中提到,虽然《新唐书·食货志》比《旧唐书》史料多,涉及面更广,但在“钱重货轻”“铜钱荒”的叙述上太简单,对几个重要的诏令和元稹、韩愈的《钱重物轻议》都没收录。
     
      钱重货(物)轻,通俗地讲,就是通货膨胀,其原因大致为,唐朝的流通货币主要为铜币,由于铸币成本的提高,佛教铸像需求的加大,铜币的原材料有所减少,从而官府减少铸币,铜币的流通量也就大大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私人开始大量囤积铜币,使铜币进一步退出流通领域。所以,出现了钱重货(物)轻的现象。
     
      第九,《刑法志》。《旧唐书》1卷,记载了唐朝法典律、令、格、式的制订过程,以及关于执行情况的概略叙述。同时,还记载了法律制度及其演变。《新唐书》也是1卷。比如,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唐律疏议》。
     
      第十,《仪卫志》。《新唐书》增加了三志《仪卫志》《选举志》《兵志》。《仪卫志》2卷,主要是增加了仪卫的仪仗、服饰等内容。
     
      第十一,《选举志》,有2卷,第一次系统叙述了唐朝近三百年选举制度的沿革变化,其中涉及很多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唐朝选举,分为选和举,但是举在前,选在后。举就是科举,老百姓通过贡举考试获得进士出身,也就是做官的资格。但是,若要做官,还需要参加选官考试,这就是选。唐朝科举考试的主持机构开始时是属于尚书省的吏部,由考功员外郎主管。而考功员外郎,为从六品上,品级不高,压不住这些考生,惹出了一些风波。于是,唐玄宗在开元二十四年,把科举考试与选官分开,贡举考试属礼部,由侍郎主管;选官考试属吏部,由考功员外郎主管。礼部侍郎为从三品,无论品级还是声望,都能压住这些考生,所以“礼部选士自此始”。有学者认为,这是唐朝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标志性事件。
     
      唐朝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门考试为贡举,每年举办一次,常选的科目不下20种,其中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就是进士科。通常来说,考中进士,只是获得进士出身,有了做官的资格,并不能立即做官,如果要做官,还需到吏部进行一次选官考试。考什么?“身言书判”。面试时,察以身、言,就是看身形,要体貌丰伟,看表达,要言词辩证。笔试时,观其书、判,就是看书法,要楷法遒美,看判案能力,要文理优长。这四方面都合格,才能脱去白衫,穿上官服,为“释褐”。
     
      唐朝对官吏的考核可以用“四善”“二十七最”来概括,其中“四善”专门用来指代官员品行,“二十七最”是指各级官吏的职务所具有的职业素质。但是,据史书记载,唐朝考课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大弹性,受主持官员主观印象左右。到唐后期,考课流于形式,考词已不再反映官员表现,而是依据关系,千篇一律。
     
      唐朝科举考试中还有一个重要制度——“糊名”制度。唐初期,科举考试中考官、考生都是公开的,考官想让谁上就谁上,应试之人走后门屡见不鲜,严重影响科举制度的公平性。为此,武则天即位后,为选拔出真正的人才,要求在选官考试中把考生名字遮起来改卷。这一制度在唐朝科举考试中并未普遍使用,直至北宋才发展起来。
     
      第十二,《兵志》,是《新唐书》的首创,系统叙述了唐朝兵制及其沿革变化,也记述了很多政治、军事事件。黄永年先生认为,《新唐书·兵志》议论多而条理不清,史料也不够充分。他举证,《新唐书》说“唐有天下二百余年,而兵之大势三变:其始盛时有府兵,府兵后废而为彍骑,彍骑又废,而方镇之兵盛矣”,这似乎廓清兵制演变脉络,但却与实际情况又有一定距离。后人纠谬补正,如唐长孺的《唐书兵志笺正》,对史料来源考证,纠谬。
     
      总之,《旧唐书》的十一志集中了不少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但也存在着错讹和重大遗漏。清朝学者赵翼肯定了“《新唐书》改订之善”,他认为:“《旧唐书》无《兵志》,则有唐一代府兵、彍骑等制于何纪载?无《选举志》,则明经、进士诸科之沿革于何稽考?列传内无‘公主’一门,则柴绍妻之佐成帝业,安乐公主之弑逆,太平公主之谋变,于何纪载?无‘奸臣’一门,则李林甫、卢杞、崔昭纬、崔缁郎(胤)、柳璨等之奸邪,于何示诫?”也就是说,《新唐书》中若无《兵志》,我们怎么知道唐朝的府兵、彍骑制度;若无《选举志》,我们怎么知道明经科、进士科的发展沿革。列传中若无“公主”一门,我们怎么知道安乐公主之弑逆,太平公主之谋变;若无“奸臣”一门,我们怎么以李林甫、卢杞、崔昭纬、崔缁郎(胤)、柳璨等奸邪为诫。
     
      3.表
     
      《新唐书》的表、志可谓全书最佳。《新唐书》的宰相、方镇诸表,对了解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沿革和藩镇势力的消长,提供了线索。
     
      4.列传
     
      《新唐书》《旧唐书》各有优劣,都为150卷。《新唐书》“废旧传六十一,增新传三百三十一”。宋祁在主笔《新唐书·列传》过程中,增加了不少唐后期人物,更多采用小说、笔记、传状、碑志、家谱、野史、逸史、文集、政书等资料,增加了对少数民族的记载。据说,因欧阳修与宋祁皆有排佛的倾向,于是《新唐书》没有玄奘、一行等事迹的记述,实为缺憾。
     
      (二)新旧“唐书”列传对照举例
     
      1.武则天是否杀太子
     
      武则天与唐高宗育有四子两女,长子李弘立为太子,但是在24岁时病死,也有说是武则天害死的。次子李贤,在李弘死后被立为太子,也就是章怀太子,武则天以谋逆为由将其废为庶人,幽禁别所,不久又让其迁到巴州。唐睿宗即位,武则天垂帘听政,令左金吾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检查李贤的住宅。丘神勣把李贤关闭于一室,逼令他自杀。《旧唐书》中记载,“神勣遂闭于别室,逼令自杀”。因此,郭沫若先生认为李贤之死与武则天无关。《新唐书》记载,“武后得政,诏左金吾将军丘神勣检卫贤第,迫令自杀”。这里就说得很清楚,丘神勣是得到武则天的旨意杀了李贤。三子李显,在李贤被废后立为太子,在683年称帝,为中宗,但于次年被废为庐陵王,之后在705年再次称帝,于第五年被韦皇后及安乐公主毒杀。四子李旦,于684年称帝,为睿宗,因荒废朝政被武则天废黜。20多年后,被李隆基拥立再次称帝,但很快让位于李隆基,成为太上皇。长女安定思公主,据说是武则天为嫁祸王皇后亲手闷死的。二女太平公主,野心勃勃,险些成武则天第二。
     
      2.读《李泌传》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带着太子、妃嫔及一众大臣仓皇逃出长安,在行至马嵬坡时,将士发动兵变,杀死了杨国忠和杨贵妃。之后,太子李亨与唐玄宗分道扬镳: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统辖朔方军准备平叛;唐玄宗进入蜀地避祸。756年,在朔方军诸将的支持下,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是为肃宗,遥奉唐玄宗为太上皇。
     
      唐肃宗即位后手上无人可用,想起李泌,“遣使访召”。李泌来了之后,肃宗问他平叛之策。李泌出了上下两策。《旧唐书》中就为一句话,“陈古今成败之机,甚称旨,延致卧内,动皆顾问”。而《新唐书》就记载得较为详细:派精锐朔方军将领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陉(今石家庄西太原东),郭子仪自冯翊(今西安东北)入河东(今山西),守住山西及河北与山西交界处,则两军牵制安史叛军分据长安、河北的四将,并且放开华阴(潼关),使叛军可以将长安和河北根据地相通,为互相救援,需奔命千里,其精兵悍将不几年则疲敝不堪,而官军可以以逸待劳,互相支援,首尾夹击叛军,直捣范阳老巢,叛军主力将在河南被包歼。这是上策。那下策是什么?迅速收复两京。肃宗为正名,选择了下策,收复了洛阳、长安。
     
      3.读《新唐书·卢杞传》
     
      卢杞,开元宰相卢怀慎之孙、御史中丞卢奕之子,凭借祖先的功勋做官,一路做到宰相,是个奸臣,被列入《奸臣传》。卢杞死后,名臣李泌曾对卢杞做过评价。当时,唐德宗对李泌说:“卢杞清介敢言,然少学,不能广朕以古道,人皆指其奸而朕不觉也。”李泌回答:“陛下能觉杞之恶,安致建中祸邪?李揆和蕃,颜真卿使希烈,其害旧德多矣。又杨炎罪不至死,杞挤陷之而相关播。怀光立功,逼使其叛。此欺天也。”唐朝名将郭子仪对卢杞也有过评价。当时,卢杞来拜访郭子仪。要是其他人来,郭子仪不会屏退内眷。但卢杞来访,他特意让内眷回避,而自己也穿上官服来接待他。卢杞走后,家人问及原因,郭子仪说,“杞形陋而心险,左右见之必笑。若此人得权,即吾族无类矣。”郭子仪看人眼光独到,对卢杞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
     
      即便众臣都看出来卢杞是个奸臣,怎奈唐德宗很是重视。也就是说,奸臣若是没有君主的重用,也成不了奸臣。通过史料分析,我认为,卢杞之所以得到唐德宗的重用,主要在于以下三点。第一,不结党营私。他没有内结宦官、外结藩镇,也没有与朝臣拉帮结派,就只靠着唐德宗。第二,竭力媚主。安史之乱后,国库空虚,卢杞便设立琼林、大盈两个财库,把各地藩镇进奉的羡余收入其中,供唐德宗私用。第三,从不推诿于上。卢杞不会把责任都推给唐德宗,不像宰相陆贽总给唐德宗提意见,令德宗心烦。卢杞的这些做法都深得唐德宗欢心,他也靠着德宗打压了很多大臣。当然,都要结合历史背景来看。
     
      4.重新解读高力士
     
      关于高力士的内容,两部“唐书”在前半段大致相同,但《新唐书》增加的后半段至关重要。第一,对立太子的态度。有段时间,唐玄宗为立储之事寝食难安。高力士看出来后对他说,“推长而立,孰敢争?”唐玄宗听后,思虑再三,决定立三皇子李亨为太子。第二,对宰相专权的看法。高力士提醒唐玄宗不能把事情都推给宰相来做,他说:“自陛下以权假宰相,法令不行,阴阳失度,天下事庸可复安?”第三,对藩镇坐大的看法。面对藩镇坐大,唐玄宗的政策仍是一味笼络,高力士提醒他说,“北兵悍且强,陛下何以制之?臣恐祸成不可禁”。别看高力士的戏曲形象是一个丑角,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文武双全,很有才干的人。我们要通过这些历史资料重新解读他。
     
      5.读《新唐书·李勣传》
     
      李勣在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当时,武则天闷死了自己的孩子,嫁祸王皇后,正好给了唐高宗废后的借口,但遭到朝廷重臣褚遂良、长孙无忌反对。唐高宗也因此未下决断。有一天,唐高宗密访李勣问及此事。李勣回答:“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
     
      6.读《高仙芝传》
     
      《旧唐书》记述了高仙芝抵抗安史叛军的过程,以及受诬陷被处死时的悲壮场面。但是,《新唐书》里这些内容都没有了,索然无味。
     
      7.安禄山是否到长安
     
      《新唐书》中记载,“安禄山陷京师”。据考证,当时安禄山并没有到长安,只是其部将到的长安。
     
    (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