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松林:持续书写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0

    时间:2023-10-27  来源:新华网


  •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臻完善,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北京市作为首善之区,平衡、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应有作为,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担当。
     
      一、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
     
      北京市作为国家首都,其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对整个国家具有重要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改善北京市区的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源和环境保障。此外,北京市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北京市有“首善之区”的称谓,从《金史》“京师为首善之地,四方之所观仰”衍生而来的“首善之区”,成为专指首都核心要旨的概念。《史记》记载:“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资治通鉴》中匡衡一言“今长安,天子之都,亲承圣化……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宋人陈舜俞说“诸夏必取法于京师”;张方平提出“礼义始乎京师”;明代梁潜指出“京师首善之地,万国之表,制作之示于天下,必由内以达外,教化之渐被于四方,必自近以及远”;民国初期,孙科的《首都计划》序:“良以首都之于一国,固不唯发号施令之中枢,实亦文化精神所荟萃”。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首都,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合理规划首都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和首都形象,城市质量和人民福祉密切相关,它是建设世界一流、和谐、活跃的城市的重要支撑。因此,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必要把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新时代以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实现了“三个前所未有”。
     
      第一,治理决心之大前所未有。一是高位统筹污染治理。我们在全国率先组建了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高位统筹、高位推进,重大问题直接研究、连续攻坚,决不把难题留给后人。二是坚决压实环保责任。先后建立“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运用纪检监察、审计、督察等多种手段,把责任压到“最后一公里”,压到各个层面,敢于在环保违法行为面前“唱黑脸”、亮利剑,决不让步。三是系统推进绿色发展。以城市总规为引领,把26.1%的土地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压减燃煤超九成,平原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散乱污”企业实现动态清零,经济结构向高精尖快速转型发展。
     
      第二,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一是依法科学精准。先后制定修订11部资源环境类法规,出台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三个行动方案,全面实施“一微克”行动,一微克一微克地抠,抓重点、抓主要矛盾,紧紧抓住燃煤、机动车、扬尘、工业等,开展“点穴式”精准治理。全面提高执法的规范性和精准性,企业环保合规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各方协同作战。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拧成一股绳抓落实。北京市与津冀及周边省区市强化联防联控联治,实现了区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三是投入力度空前。市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4300多亿元,环保基础设施大幅度提升,全市污水处理率从83%提高到95.8%;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从1.75万吨提高到2.51万吨,资源化率达到78%。北京市建立了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第三,治理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一是绿色空间大幅拓展。先后实施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十年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41.9万亩、相当于增加了237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此同时,新增309个城市休闲公园、609处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北京市已经成为山区有绿屏、平原有绿海、城市有绿景的生态宜居城市。二是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水环境有了历史性好转,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老百姓的获得感越来越强。三是生物多样性系统提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很多一度消失的动植物又回来了。比如,过去十年,北京市的鸟类增加了近80种,特别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北京雨燕”,前些年种群规模仅剩3000余只,近年已经恢复到近万只。
     
      (一)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十组数字
     
      1.大气治理
     
      在2021年PM2.5首次达标的基础上,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进一步降低至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创有监测以来历史新低,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分别为54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和3微克/立方米,也均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与2013年相比,2022年PM2.5、PM10、NO2、SO2分别下降了66.5%,50.0%、58.9%和88.7%。
     
      2013—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级别达标天数显著增加,2022年达标天数达到286天,比2013年增加了110天,升幅为62.5%。重污染天数显著下降,从2013年的58天,下降到2022年的3天,降幅达到94.8%。大气治理成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2.水环境
     
      2022年,北京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年平均浓度值继续降低,动态消除劣V类水体;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水生态状况良好。密云水库等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北京市的37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优良水体占比75.7%,无劣V类断面。
     
      北京市水生态环境实现质变。优良水体比例显著增加,2022年监测五大水系河流共计105条段、长2551.6公里,其中优良水质河长占比77.9%,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28.1个百分点;水生态状况良好,全市一半以上河流水生态达到优良水平。而且,常用于指示清洁水体的蜉蝣、石蝇、石蛾等水生昆虫不仅多见于山区河流中,还“现身”凉水河、大石河、亮马河等平原区河流。市域内五大河流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密云水库水量创下历史新高,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3.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是指反映被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系列指数的综合。根据这一指数,我们将生态环境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指数大于或等于75为优,说明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
     
      202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71.1,实现多年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高。北京市森林覆盖率由2013年的38.6%增加到2022年的44.8%,全市生态系统类型不断丰富、稳定性逐渐增强、持续性不断向好。
     
      4.土壤环境
     
      北京市土壤环境状况保持良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分类管理农用地,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严格保护未利用地。土壤多呈中性和弱碱性,酸碱度均值7.98。土壤保肥、缓冲能力多为中等以上,阳离子交换量均值13.8厘摩尔/千克。土壤肥力满足多数作物生长发育需求,有机质含量均值16.9克/千克。
     
      5.单位GDP能耗
     
      单位GDP能耗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费的能源,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直接反映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间接反映产业结构状况、设备技术装备水平、能源消费构成和利用效率等多方面内容。2022年,北京市单位GDP仅消耗307.85千瓦时。
     
      6.万元GDP用水量
     
      万元GDP用水量是指每万元GDP所使用的水量,可以间接反映出该国家或地区的节水措施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如果一个地区的万元GDP用水量较低,说明该地区在节水、环保方面做得比较好,同时也表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2022年,北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9.61立方米,按不变价格计算,下降2.71%。
     
      7.绿色空间
     
      新时代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接续实施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市累计新增绿化面积24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38.6%提高到44.8%,城市绿化覆盖率由46.2%提高到49.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确定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绿色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北京市一道绿隔地区城市公园达到109处,二道绿隔地区建成郊野公园44处。城市副中心新增绿化面积26万亩,建成各类公园30余处。平原地区形成万亩以上森林湿地40个、千亩以上绿色板块498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年累计造林营林922万亩,山区绿色屏障不断加厚。
     
      同时,北京市加强资源养护管理,实施山区森林抚育经营700万亩,对201万亩平原生态林实行差异化管理,对9.3万公顷绿地实现精细化管护。
     
      8.园林
     
      新时代以来,北京市统筹城市更新和疏整促专项行动,新增城市绿地7293公顷,完成留白增绿、战略留白临时绿化8800公顷,建成城市休闲公园309处、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609处、城市健康绿道1405公里,全市公园总数达到1050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
     
      北京市林果、花卉、种苗、蜂蜜等园林绿化产业年产值达126.3亿元。北京市持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工程带动、政策支持、绿岗就业等方式,带动40万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平谷、延庆等7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北京市公园风景区年接待游客3.6亿人次,年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500余场,建成首都园艺驿站100余家,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优秀生态文化需要。
     
      9.生物多样性
     
      北京市持续提升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外来物种入侵等灾害防控能力,严厉查处涉林涉绿违法犯罪行为,科学有序恢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全力守护首都生态安全。
     
      近年来,北京市在城区营建了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300处,小微湿地近500处,设置人工鸟巢、昆虫旅馆等,刺猬、松鼠等小动物也日益增多。北京市现有维管束植物2088种,陆生脊椎动物608种,其中鸟类达515种,已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近年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震旦鸦雀,在北京多地现身。在密云,观鸟爱好者还发现了猛禽——栗鸢。这是有记录以来,栗鸢首次出现在北京地区。在延庆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斑羚、狗獾、野猪等野生动物这段时间也频频出现。
     
      10.生态涵养区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山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的“大氧吧”,是保障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
     
      生态涵养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首先,生态涵养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两山三库五河”是北京市重要涵养地。“两山”指北部燕山、西部西山,“三库”指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五河”指东部泃河、北部潮白河、中部北运河、西部永定河、西南部拒马河。其次,生态涵养区是首都的天然氧吧,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PM2.5年平均浓度等指标均低于北京市整体水平;森林覆盖率水平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时,生态涵养区是首都的休闲花园。近年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高品质发展。其中,精品民宿、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田园综合体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的土地面积达到1.1万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8%。同时,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4290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26.1%。
     
      (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
     
      1.制度建设
     
      第一,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2018年底,报请中央批准,北京市组建由市委书记任主任的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聚焦污染防治攻坚、绿色发展等大事要事,累计研究《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等38个重大议题,组织实施205项重点任务,形成政策成果507项,得到中央改革办肯定。
     
      第二,落实党政主体责任。北京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通过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生态文明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等形式,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围绕蓝天保卫战、密云水库水源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工作,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市委召开月度工作点评会、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督促各区、各街道(乡镇)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第三,打好督察考核问责“组合拳”,完善责任落实机制。以党内法规形式出台《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规定》,确定市区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监委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各级法院、检察院、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工作职责;出台《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措施》,考核结果作为各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出台《北京市贯彻〈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实施办法》,统筹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和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职责落实、整改见效,并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
     
      在生态文明目标责任制方面,北京市分别于2016年和2021年建立覆盖全市的河长制和林长制。2021年8月在全国率先创新田长制,这是农业农村部门和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共同保护管理农田的重大制度探索。为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达成治理效能,北京市建立了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三长联动、一巡三查”机制,实现全市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整体保护。
     
      第四,构建首都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2021年,北京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北京市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建立健全全市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监管体系、政策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联防联控体系,为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2022年形成新时代高质量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成果128项,推动重点领域取得新成效。强化顶层设计,出台15个改革方案,通过鼓励基层探索“微改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第五,提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支撑。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修订一系列地方法规及配套制度,出台《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23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着力推动形成覆盖大气、水、土等主要环境要素的污染防治法规体系。
     
      新时代以来,北京市健全了以《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为主体,《北京市公园条例》《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框架,一系列配套制度为支撑的较为系统全面的园林绿化法规体系。建立首都特色林长制体系,压实了各级党政领导保护发展园林绿化资源的责任。以“零容忍”态度开展执法监督,坚决捍卫首都生态资源安全底线。
     
      2.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新时代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深入打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及分年度行动计划,重点推动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
     
      蓝天保卫战坚持以“一微克”行动为主线,狠抓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本地治污和区域协作联动。通过煤改电、煤改气,实现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北京市年燃煤总量下降到100万吨以内。通过疏堵结合、增量减污,降低机动车污染,先后执行国Ⅰ到国Ⅵ6个阶段的机动车新车排放标准,现行车用油品标准与欧盟水平相当;实施淘汰更新补贴、区域限行等政策,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230余万辆;实施尾号不限行、路权优先等政策,累计推广新能源车61万辆。建立全市统一的扬尘视频监控平台,对扬尘管控不力的施工单位,采取暂停在京投标资格等措施;在城市道路使用吸、扫、冲、收等新工艺,覆盖率提高到95%,涉及2412条背街小巷;采取揭网见绿等方式治理裸地林地扬尘污染。实施石化、印刷、汽修等企业环保技改工程,加严餐饮业排放标准,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协同津冀地区同步出台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共建国家“禁煤区”,推动完善重污染预报会商、预警分级和应急联动等机制,联手保障重大活动空气质量。
     
      碧水保卫战坚持统筹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建设,“保好水、治差水”。聚焦密云水库,实施水库上游地区空间保护规划、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京冀水源保护共同行动方案,协同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节水行动,16个区全部建成节水型区,全市全年生产生活用水总量低于26亿立方米。深化水环境治理,完成3个城乡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7%。出台水生态空间管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意见,推进水生态保护,在凤河等流域开展水生态修复试点。聚焦“三水统筹”,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完成第三个污水治理行动方案,216个问题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清理整治,出台水生态区域补偿暂行办法,利用经济手段,推动水环境治理。
     
      净土保卫战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坚持于法有据,推动出台《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坚持有的放矢,对农业用地,完善耕地分类管理制度,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2022年北京市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下降到41.3%、45.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6%;对建设用地,制定受污染建设用地风险管控、重点行业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指南,削减污染地块,保障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大工程的环境安全;对未利用地,开展卫星遥感巡查,查处非法侵占等问题。聚焦“三地”共管,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推动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十四五”时期土壤污染防治规划。
     
      3.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北京市坚持“双碳”目标引领,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十四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规划,完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增加外调绿电,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费;组织密云区、通州区开展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发展碳市场,碳排放权交易成交额超35亿元,建成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管理系统。
     
      坚持经济生态化,修订新增产业禁限目录、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2000余家,发展10大高精尖产业,实施“新智造100”工程。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打造农业中关村等5个绿色技术创新高地。提高重点区域绿色发展水平,推动出台《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对生态涵养区不再考核GDP,建立市级统筹、平原区与生态涵养区结对协作等机制,生态涵养区的5个区全部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出台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加快建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等7个绿色生活创建行动,2022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4.6%。传播绿色理念,开展生态环境文化周、低碳日等宣传活动。组织第一届“首都生态文明奖”评选,在全市选树100个先进集体和200名先进个人。
     
      4.数字赋能生态治理
     
      在大气污染防治支撑方面,坚持以精准治污为主线,深化大气环境溯源监测体系。在已有的天空地一体化三维监测网络基础上,持续开展PM2.5来源解析和污染过程追因溯源,为大气监管和污染应对提供技术支撑。
     
      2022年以来,我们逐步建立“天上看、地上巡、数据联、电力监”的方式,对空气质量及主要的污染源进行了全面监测。“天上看”,主要是指我们用200多颗遥感卫星观测北京市及周边区域的地面状况;“地上巡”,主要是车辆走航及近1万个工地视频开展巡检。“数据联”,主要是整合了环境、气象、污染源在线监测等数据开展实时的监控;“电力监”,是通过企业用电数据来验证企业的排污是否正常。通过上述的全面监测,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污染问题线索的实时监控和智能挖掘,达到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有力支撑精准治污。
     
      在土壤污染防治支撑方面,坚持以风险防范为重点,完善土壤环境监测,分层次、分重点、分时段开展土壤环境监测,进一步加强遥感手段的应用,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动态监测。
     
      在水污染防治支撑方面,我们坚持以“三水统筹”为目标,深化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完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传感器的应用,进一步提升重点流域水质监测预警与水污染溯源能力。不断完善水生态监测网络与评价体系,实现水质监测向水生态监测转变,支撑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统筹管理。北京市通过生态补水实现流域内五大河流全线贯通,为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复苏提供了稳定的保障。我们持续开展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在全市五大水系布设200余处监测点位,涵盖河流、湖泊、水库等不同水体。同时,在大兴区新凤河、丰台区园博湖率先搭建鱼类实时智慧观测平台,更直观、便捷跟踪评价治理与保护成效。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持续运用现代感知手段和大数据技术,大力发展智慧监测,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感知力。拓展传感器、卫星遥感、移动走航等监测技术的应用;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应用,提升网络感知能力、技术实验能力、质量管理能力和智慧分析应用能力,强化监测信息的全面整合与深度挖掘,提升数据综合分析研判能力。同时,在做好全要素监测的同时,继续拓展碳监测等,全面支撑生态环境监管。到2025年,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大监测”格局更加成熟定型,高质量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更加完善,监测评价制度不断健全,新技术融合应用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5.空间管控
     
      北京市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实施水、土地等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开展统一确权登记,并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分年度编制全市和各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各区和6个市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严格国土开发的生态环境约束,出台《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实施意见》,实施“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出台生态安全格局专项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完成两轮百万亩造林、疏解增绿、留白增绿等国土绿化行动;保护修复天然林,实施封山育林、森林经营、森林抚育等工程;推行平原区生态林分级分类养护,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严格保护生态精华,出台《北京市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园林绿化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北京市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管理办法》。
     
      6.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践行“两山”理论,持续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积极盘活园林绿化资源,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在园林绿化产业拉动绿色增长方面,北京市林果、花卉、种苗、蜂、林下经济等传统产业蓬勃发展,观光采摘、自然教育、森林康养、创意文创、展会经济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以林为业、生态增收。在以惠民政策带动农民脱低增收方面,北京市出台完善涉及生态补偿方面的一系列政策,山区、平原生态林养护管理吸纳8.7万农民就业,退耕还林后续政策惠及农户9.5万户,新型集体林场创造就业岗位1.1万个,绿岗就业已成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绿色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振兴,2014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致力于将京郊所有村庄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田园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健康舒适生活美、和谐淳朴人文美”的美丽乡村。
     
      北京市先后发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4—2020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行动方案》,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清脏、治乱、增绿、控污”,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7.绿化建设
     
      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尊重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持续维护生态平衡,增强循环能力,努力展现生态和谐之美。在绿化建设中注重因地制宜,“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在潮白河、永定河流域营造了林水相依生态景观;在温榆河公园、黄村公园打造了林田相融合的特色景观;在浅山区促进山体休养生息,恢复了“绿不断线”的景观风貌。在植物配置时注重“复层、异龄、混交”,栽植一定比例的食源、蜜源植物和浆果、坚果类树种,结合地形整理营造小微湿地、人造灌木丛等生态保育小区,为鸟类和小动物提供食源、栖息和庇护场所。通过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式的保护、修复、治理,全面提升了北京市域内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完整性、稳定性、多样性。
     
      持续推进疏解建绿、留白增绿,建成东城安德、西城广阳谷等一批群众身边的城市森林、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8.7%。温榆河公园、城市绿心公园、奥北森林公园等一批大尺度森林湿地公园建成开放,成为区域性生态绿肺和北京市民网红打卡地。
     
      8.协同防治
     
      深化区域协作机制,整体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2015年,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正式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以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2022年初,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工作的通知》,成立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工作协调小组,推动区域层面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重大任务落地,协商解决跨省(直辖市)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此后,三地联合签署《“十四五”时期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水环境联保联治、危险废物处置区域合作、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生态环境执法和应急联动、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六大方面的协同内容。
     
      9.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北京市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全民行动格局初步形成。更多市民选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千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参与了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北京环保儿童艺术节等百余场活动。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和环境监督,助力美丽北京建设,对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市不断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丰富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市民园长、绿色志愿者等市民参与形式;形成了“森林音乐会”等10余个各具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辐射人群近百万人次;建成了八达岭森林体验中心、西山自然观察径和休憩教育区等不同类型的自然教育示范区10处;西山林场、松山自然保护区等11家市属林场和苗圃被纳入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营造出生态文明全民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氛围。
     
      三、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路径
     
      (一)环境治理
     
      坚持将环境治理作为重大民生实事,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持续开展“一微克”行动,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重点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机动车“油换电”,在石化等重点行业开展深度治污;完善施工扬尘智能化视频监管平台,提升道路保洁等标准,加强裸地扬尘治理;加强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会商和重污染应急联动。
     
      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密云水库流域水生态保护,推动建立官厅水库上游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第4个城乡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永定河等5大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扎实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受污染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的安全利用管理,强化风险管控和修复。
     
      (二)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积极发展高精尖产业,完成市级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改造。完善构建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政策,搭建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绿色金融,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坚持节约发展,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
     
      (三)生态保护
     
      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严格执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加快推进“两线三区”全域管控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建设全域森林城市,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宜林荒山绿化,实施城市绿地生态功能提升、平原森林提质增效、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
     
      (四)推进“双碳”工作
     
      推动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突出减污降碳协同。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外调绿电使用量。推广绿色建筑,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完善碳排放配额总量控制制度,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建设一批气候友好型的园区、社区、校园。
     
      (五)绿色空间
     
      以科学绿化为路径,持续厚植生态基底。坚持生态优先、科学绿化原则,积极恢复森林、湿地,持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不断优化完善绿色空间布局。北京市森林覆盖率逐步提升至45%,加快实现全域创建森林城市的目标。在城区,结合城市更新、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大力实施代征绿地绿化、留白增绿、疏解建绿、拆违还绿。在平原地区,持续拓展绿隔地区生态空间,建设美丽乡村千村千林,因地制宜实施填空造林、断带补齐、湿地恢复,优化打造大尺度森林湿地。在生态涵养区,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科学恢复林草植被。
     
      (六)森林绿化
     
      以精准提升为手段,践行森林“四库”理论。全面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地被变革”,提高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可持续性;按照“近自然林”理念,调整平原生态林林分结构,恢复森林原真性;强化山区森林健康经营,实施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林水相依,结合海绵城市推进小微湿地和雨洪湿地建设,持续推进温榆河、南苑森林湿地重点项目,建设大尺度森林湿地,优化湿地生态功能。大力推动传统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自然体验、森林康养等新兴业态,持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多渠道强化森林粮库、钱库功能,带动绿岗就业增收。
     
      (七)绿城融合
     
      以花园城市为蓝图,加快推动绿城融合。以生态文明为引领,通过全社会参与、精细化治理,促进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有机融合、城市绿色发展,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树立全域公园理念,打造以燕山长城、西山永定河绿色空间为城市风貌背景,以“一屏三环五河九楔”为骨架,以“城乡公园—自然公园—城市绿道”为脉络,以历史名园、文化遗产、生态文化为特色的城市公园体系。实施全龄友好公园改造,建设无界公园,完善郊野公园配套设施,引入“森林+”场景,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功能。加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教育,营造全民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氛围。
     
      (八)治理能力
     
      以改革创新为引擎,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健全首都特色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完善园林绿化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创新资源管护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新型集体林场。全面提升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水平。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科学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稳步推进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北京基地、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注重科技攻关,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建设科技园林、智慧园林。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以首善标准打造行业高地,探索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
     
      (九)美丽乡村
     
      持续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发展方向,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改造升级山区农村电网,实现稳定可靠供电全覆盖。完善农村清洁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山区村庄煤改清洁能源,健全清洁取暖设备运维服务机制。
     
      (十)生态涵养区
     
      持续推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巩固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百万亩造林绿化成果,继续抓好大尺度绿化,见缝插绿、留白增绿,不断扩大绿色空间,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动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重要生态系统关键区域保育,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功能优化、复合利用、融合发展,为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集约高效可持续的空间支撑。
     
    (穆松林: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