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见:【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

                            
    0

    时间:2023-10-08  来源:新华网


  •   这期“跟着习主席学国学”,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这句古语。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反复强调,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我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从这段话里面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强调了“经”的作用。
     
      “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这句古语的出处是《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子部总序”。《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撰的一部总结中华文化的体量浩大的丛书,在当时来说是集中了天下学者,总编撰是纪昀(纪晓岚)。所谓“四库”,实际上就是“经史子集”。古人的“经”主要是指儒家的十三经,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既包括道家、兵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又是以儒家为主体的。所以,《四库全书》中排首位的是“经”。“经”也是常道、价值判断。古人的“史”指的是二十四史。所谓“经史”,实际上指的是古人所强调的天道在历史上的真实演变,特别是以家国天下为内涵的宏观历史进程、历史变迁过程。古人的“子”主要是指诸子百家,即通过领略天道、抒发天性、观察时代,进而形成自己的一套学术体系,如兵家的《孙子兵法》。古人的“集”指的是诗词歌赋,也是人的情感。如果“子”是个人的哲学、学说,“集”就是代表个人情感、经历、遭遇的诗词歌赋。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经史子集”实际上是天道与人的结合,是古人通过这四个视角梳理收纳了古往今来的著作。
     
      “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指的是一切学习者不仅要研读经书,而且要条理化。“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条理化指的是我们掌握智慧的最终目的是有条理,有始有终就是圣人。所以,研读经书而内在有条理,这样的学者就“可以正天下之是非”,知道世间发生的很多事情的是是非非。比如,我们研读《春秋》,《春秋》里讲陈国的夏征舒杀害了他的国君,楚庄王发兵平定他的暴乱。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楚庄王是贤王。可是,孔子却说楚庄王做错了,因为他没有取得周天子同意。今天有人弑君了你去管,不经过周天子,明天就会想随便消灭一个国家,果然后来楚国就开始随便消灭别的国家,造成了一个不好的开端。所以说,研读经书,你就能知道天下之大道,就可以判断是非,这是大智慧与觉悟,也就是读经书的好处。“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讲的是读史书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明古今之成败”。恩格斯说过,一个不懂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小孩子。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学习历史的智慧是真正的大智慧,可以看清一件事情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因为我们现在每天都要面对事情,从历史上看都能找到很多的经验教训。如果我们在面对现实时能做到以史为鉴,就可以知道是非成败的原因和关键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句古语既谈了“经”的作用,也谈了“史”的作用,而且“经”“史”合参,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六经皆史”,即《诗》《书》《礼》《乐》《易》《春秋》都可以当作“史”来读,也就是说“经”和“史”一定要结合起来。
     
      我认为,“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这句古话对当今的启示有三:一是确立历史思维的重要性,即怎么看自己的历史文化决定了我们当下能不能进步;二是强调历史思维与哲学思维的不可分割,即“经史”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要结合起来,“经”可以指导我们未来更好地进行实践,而“史”可以提供过去的经验教训,帮助我们解决好当下的问题;三是强调“经史”并重,即“经”为引领、“史”为落点,党员领导干部要形成历史思维,尊重历史,相信历史。
     
    (刘伟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学研究中心主任、中衡书院院长)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