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春: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0

    时间:2023-08-29  来源:新华网


  •   一、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新形势下中国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引领和亲力亲为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担当新风范,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新形势下中国的必然选择,其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国际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这一段表述表明,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必须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二,国内层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可以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外工作顶层设计,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我们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做到两点:第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第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安全是发展的保障。总体国家安全观关键在“总体”,强调的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系统思维和方法,突出的是“大安全”理念,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无所不在,并且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拓展。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因为这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事业的兴衰成败。
     
      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必须做到三点要求:第一,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外交的最大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外交的源泉和根基。显然,如果离开党的全面领导、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会使我们的外交工作迷失方向,无法实现既定目标。
     
      第二,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这是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遵循和保障。
     
      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丰富,包含“十个坚持”:一是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三是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五是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六是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七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八是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九是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十是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这“十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总体框架和核心要义,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原则、根本途径、实践指向、政治保障。
     
      第三,必须坚持元首外交的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元首外交成为中国外交鲜明的特色和亮点。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在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也成为促进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心力量。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现我国大国担当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坚定不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深知和平安宁的珍贵,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始终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
     
      第二,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指出,“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的落实,“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等。
     
      第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一是在全球范围内,我们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二是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三是我们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四是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五是中国共产党愿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
     
      第四,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一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三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广交会到进博会,再到服贸会、消博会,各种高水平国际化的大型展会百花齐放,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第五,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相互理解和信任。我们坚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了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不断扩大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积极搭建开放包容的文明对话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互鉴,切实推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我们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引领世界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旗帜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和人民主张。第71届联大主席汤姆森感慨,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倡议,不断完善丰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科学思想体系。
     
      下面,我从七个方面为大家讲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科学思想体系。第一,“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23年6月1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世界银行统计,中长期看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将帮助全球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欧班列依托陆桥、向陆而生,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打造了富有韧性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拉近了沿线国家交流交往交融和文明互鉴的纽带,开启了亚欧合作发展的新篇章。
     
      第二,全球安全倡议。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中方愿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的内容包括: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不能搞双重标准,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
     
      第三,全球发展倡议。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包括六个坚持:一是坚持发展优先;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坚持普惠包容;四是坚持创新驱动;五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六是坚持行动导向。
     
      第四,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包括四个主要内容:一是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二是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三是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是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第五,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我国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推动卫生健康交流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第六,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我国倡导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高水平的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共同寻求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绿色之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星球。
     
      第七,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愿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国共产党要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一道,担负起引领方向、凝聚共识、促进发展、加强合作、完善治理的责任,不断增强为人民谋幸福的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以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本期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李茂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