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历历: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0

    时间:2023-06-27  来源:新华网


  •   今天,围绕“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这一主题,和大家进行分享。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及其丰富内涵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作了详细阐述。
     
      第一,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第二,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表述。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第三,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第四,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第五,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党的二十大修改制定的党章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修改制定的党章是全党全国人民奋进新征程的指路明灯,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坚决执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对外交工作和对外关系的开展等内容作了重要阐述,提出和强调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我们要深刻领会。
     
      第一,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历经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的宝贵历史经验,这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这十条历史经验中,第六条“坚持胸怀天下”对外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党章还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二,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党的二十大修改制定的党章,在总纲中增写“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容;将党的十九大修改制定的党章中“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修改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也是一个长远目标,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做好的。党章还强调,“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我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党章明确指出,“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第三,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3.习近平外交思想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对外工作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4.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其中第七条是“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重要的提法也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相关概念分析
     
      中国,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国外交肩负着实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处于良好的全球与周边和平环境之中、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引领和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使命与责任。中国外交为完成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竭尽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新时代,指导中国外交完成重要历史使命的指导方针和根本遵循就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对世界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最新贡献。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认识国际格局变化和时代变化的理论指导,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和广泛的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相关概念。中国特色,简单地讲就是中国所具有的特别之处。大国外交,简单地讲就是大国应有的外交。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拥有14亿多人口、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000多年悠久辉煌的历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些基本禀赋因素决定和要求中国外交要具有和大国禀赋相适应的国际作用、地位、影响。中国外交要在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引领和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大国外交的担当。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2023年5月,美联储当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再次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5%至5.25%之间。这是美联储自2022年3月以来的第十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00个基点。美联储再次加息是为了抑制高水平通胀问题,这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三)从历史和实践中看中国外交的特色
     
      1.中国外交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大国外交
     
      中国外交自开创之日起,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概括起来主要有十个方面,其中第一个就是“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2020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70多年来,中国外交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拓进取、攻坚克难,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
     
      2.中国外交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大国外交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进入新时代,指导中国外交工作的理论基础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对外工作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
     
      3.中国外交具有独特的管理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在冷战形势下,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个自上而下的大的外事体系,全面领导和管理对外关系和对外事务。外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虽然不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实现国家对外政策的唯一手段,但在和平时期,外事工作就是第一线的。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中央外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中国在外事管理上也产生了一些新变化。第一,中国外事管理的指导思想上的变化。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第二,中国外事管理的工作范围历史性扩大。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从为零散的“走出去”政策服务发展到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中国外事管理的工作范围发生了历史性扩大。第三,中国外事管理体系不断加强。
     
      4.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起了中国外交。自此开始,中国外交坚决维护主权独立和国家尊严,为实现站起来的历史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保障了国内经济建设处在总体和周边和平环境之中,促进并帮助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全面发展。中国外交为实现富起来的历史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个新时代,也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5.中国外交全心全意推进人类社会持续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外交自始至今坚持在世界上全心全意推进人类社会持续进步。1953年,周恩来同志提出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2005年,胡锦涛同志提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世界意义,将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中国外交为世界经济发展、文明交流互鉴而努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为了改变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国在许多国际场合不断阐述对改变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看法。2015年1月,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对中拉论坛未来发展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坚持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和友好协商、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的理念,打牢整体合作的政治基础;二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牢牢把握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争取早期收获;三是坚持灵活务实的合作方式,通过双多边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四是坚持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充分考虑相关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
     
      7.中国外交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倡导和平共处、和而不同的理念
     
      1955年,周恩来同志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举行作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访美期间指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以诚为本、以和为贵、以信为先的优良传统”,“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事物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华民族强调“和为贵”,有谦和礼让的传统。
     
      8.中国外交干部队伍组建管理独树一帜
     
      新中国在组建管理自己的外交队伍时有一套创造性做法。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国家、人民绝对忠诚,是外交人员的“根”和“魂”。周恩来同志曾提出,外交队伍是一支“文装解放军”。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概括起来主要有十个方面,其中就包括“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目前,外事管理工作内容不断丰富。外交外事干部队伍不仅要政治素质高、具有献身精神,还要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性成就
     
      (一)中国外交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外交
     
      2023年3月26日,中国同洪都拉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政府决定自公报签署之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洪都拉斯成为世界上第182个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同中国建交的国家。
     
      进入新时代,中国外交在两方面有着突出表现。第一,首脑外交。首脑外交包括国家元首外交和政府首脑外交,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展开的外交活动。新时代,首脑外交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特别重视。第二,主场外交。主场外交是外交影响力的表现。通过主场外交,中国有更多的机会表达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有助于增强国际话语权。利用主场外交的东道国优势,可以让更多国家了解中国的社会发展,优化中国的国际形象。2019年,中国驻外使领馆总数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二)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上的讲话中指出:“金砖国家应该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公道、反对霸道,维护公平、反对霸凌,维护团结、反对分裂。”
     
      解决全球安全难题应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中国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主义;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认为协商应该成为解决国际安全矛盾与问题的重要方法。对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企图削弱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体系,对联合国采取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单边主义行径,中国外交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
     
      我们要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全球治理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使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的道路,将继续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在2022年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在2023年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三个倡议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对世界外交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在世界重要国际议程设置落实中起积极推动作用
     
      作为“全球安全倡议”的先行者,中国积极参与解决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同有关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反恐、禁毒、警务执法、边防安全等合作,共同营造和维护安全的发展环境。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1年来,中国共派出维和人员5万多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先后有25名中国维和人员献出宝贵生命。作为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中国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上、在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多。2023年3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时指出,“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致力于劝和促谈,推动危机政治解决。美国一边向乌克兰战场输送致命性武器,不断推高紧张局势,一边散布有关中国的虚假信息,对中国指责抹黑。我们绝不接受美方的胁迫施压。美国要做的是缓和局势、劝和促谈,而不是拱火浇油,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
     
      2022年9月底,由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现泄漏点。俄罗斯多次要求参与调查,但遭拒绝。2023年3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时指出,“北溪”天然气管线爆炸事件影响重大,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都呼吁尽快查明事实真相。俄罗斯提出的决议草案,核心是推动由联合国开展国际调查,中方赞同这一思路,支持俄方草案。联合国作为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国际机构,主持开展国际调查有助于同现有国别调查形成合力,更快查明真相。中方支持安理会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并建设性参与决议草案磋商,安理会部分发展中成员也提出了合理意见和建议。中方注意到一些安理会西方成员的态度,希望他们本着对真相负责的精神,真正摒弃地缘政治私利,切实履行安理会成员义务和责任,建设性参与草案磋商,为安理会尽快就有关决议达成一致作出积极努力。
     
      (四)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
     
      从2013年到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也是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22年,中国已经是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不断扩大内需开放市场,已连续举办十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这些都为推动世界经济贸易增长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五)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在稳定住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后毅然承担起负责任大国的责任,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我们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众多国家特别是抗疫能力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物资援助、医疗支持、疫苗援助和合作,助力发展中国家弥合“抗疫鸿沟”。截至2022年7月,我们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疫苗,并将继续向非洲国家、东盟国家分别援助6亿剂、1.5亿剂疫苗,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坚决反对将疫情政治化,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张历历:外交学院教授、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