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刚: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0

    时间:2023-06-26  来源:新华网


  •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这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做出了典范;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上做出了典范;在新时代伟大社会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做出了典范。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部分对过去五年的工作作出了回顾,聚焦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总结了十六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其中第一条就是“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就说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决不是误打误撞的,而是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的,那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意义
     
      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于一个民族,对于国家,对于党,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更是生命所在、灵魂所系。
     
      (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理论指南
     
      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厚重的人文价值体系和独特的辩证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实践进取、科学思辨的思维方式构成了同构互补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极大推进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建设,一刻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离不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没有理论创新,一个政党就要走向思想僵化,思想僵化的执政党的最终结局就是亡党亡国。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里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思想僵化、迷信盛行的马克思主义,而是鲜活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同步进行的成果,是党永远成为坚强的彻底的纯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思想保证。
     
      (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创新发展
     
      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失去了生命力。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高速发展的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的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同时也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充分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充分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得以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世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
     
      在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问题上,我们要遵循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
     
      从理论逻辑上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就要先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要想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就要先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牢记的“四个分清”。“四个分清”是指,要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基于“四个分清”,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解为不断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对马克思主义加以丰富、发展的过程。由此形成的理论成果、创新成果,就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特别重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连续举办了近百次的集体学习。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
     
      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要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研究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积极作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总而言之,我们党是非常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因此,从理论逻辑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回答中国的具体问题的理论创新过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一过程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程
     
      从历史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毛泽东同志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第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伟大社会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
     
      从实践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终落脚点是要实现大众化,所以我们也要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面临着把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重大问题。在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需要结合新的实际进行丰富和发展,不断解决诸如具体化、民族化、现实化的问题。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历经70余年的艰辛探索,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课题。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不同历史时期问题、总结革命建设发展历史经验的重要内容。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还需要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需要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掌握,从而发挥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历史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过程,其统一性的根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一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要指导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必须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实现中国化。二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时代化。我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外部环境是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要指导当代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就必须与时代特征相结合,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实现时代化。三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人民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个过程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形成真理,并在实践中去检验真理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三个方面
     
      第一,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新的挑战,那就是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成功地建设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中给出了第一个答案,那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社会革命的新胜利,其根本原因在于党是一个勇于自我革命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执政的最大优势在于民心所向,最大的危险在于失去民心,而失去民心最大的风险往往来自执政党内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勇于刀刃向内,扎实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只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才能使党成为团结统一的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使党永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掌舵领航、行稳致远。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新贡献,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之一。
     
      第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通过马克思关于“卡夫丁峡谷”问题的探讨,我们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发展的道路,不一定非要经过西方的道路而进入新的社会形态。列宁领导的1917年的实践,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当代世界,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面临着自身发展的问题,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符合本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需要扎根本国历史现实,结合国际发展态势,把握本国历史发展规律。
     
      自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首先还是发展的问题,解决好发展的问题才能为解决其他问题奠定基础。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同时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总结这一历史发展的过程,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桎梏,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卡夫丁峡谷”之问的第二个历史答案,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之一。
     
      第三,在新时代世界大变局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争取历史光明前景。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人类社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产业变革迭代升级,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国家交往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自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产生深远影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赢得和保持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国际环境。在波诡云谲的世界情势之下,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给世界提供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理念主张,中国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才能有机会、有能力引领当今世界的开放发展。
     
      人类发展面临新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中国道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之一。
     
      (二)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进新时代伟大新征程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总结提出了“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一系列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形成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成为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提出的理论基础。五个“必由之路”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逻辑和发展历程,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方法。其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指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性认识,也就是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永远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进步的一边;“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指的是“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系统思维对复杂的发展问题进行战略谋划,坚定“四个自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崭新篇章;“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指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要坚持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要与时俱进,不断面向新时代、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想、实行新举措、打开新局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
     
      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我们得出一条基本经验,那就是实干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形成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实干出来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在实践创新中形成的,而不是光凭理论论证就能够产生的。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回答好中国之问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文章《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保证,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核心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回答好中国之问。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回答好人民之问的根本立场
     
      人民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党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中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同时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立场。中国近代历史表明,中国的发展绝对不能照抄外来模式。在历史的选择下,只有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信任,并且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与人民心连心,为人民服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不断完善自己,倾听人民呼声,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历史充分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立场,要尊重人民的选择,坚持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三)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回答好历史之问的根本原则
     
      历史之问,就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寻找发展之路的过程中,始终要处理好如何对悠久的历史传统进行创新,不断在新的历史伟业中把过去的历史之问转化为历史力量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离不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结晶。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无数刻入中华民族灵魂的伟大精神,全部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发展,凝结着无数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荣传统。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必须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四)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是回答好世界之问的根本遵循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放眼世界,与世界发展的问题相结合,回答好世界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看到,故步自封、闭关锁国会导致一个国家的贫穷和落后,改革开放、兼容并包、与时俱进、放眼世界才能促进国家向前发展。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同时放眼世界、承担世界历史的伟大任务,从而创立了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的具有世界眼光的科学理论体系。
     
      新时代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也要注意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加强同外来文化的沟通交流,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五)坚持与时俱进、实干创新,是回答好时代之问的根本要求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新时代是一个创造伟大实践的时代,也是一个能够产生伟大理论的时代。实干创新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也是我们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锋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不断推进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实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产生的、发展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核心精髓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干创新。
     
      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四个自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向新境界。
     
    (王锦刚: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