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0

    时间:2023-04-26  来源:新华网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进行了系统化部署和设计,历次重要会议对科技创新进行了系统谋划,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站在历史的角度上,从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提出建设科技强国,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和谋划部署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比如: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步伐加快,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纳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成为我们新的发展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一个篇章专门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部署,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第一次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统筹布局在一起。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三者有机统筹推进,相互支撑,协同发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构筑了坚实的“底盘”和“支柱”。其中,科教兴国战略重在夯实国家发展的基石,人才强国战略重在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在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提供新方法新答案。“三大战略”的统筹布局,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体现了抓关键、补短板、防风险的战略考量,要以科技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和安全的主动,以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支撑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
     
      我们要建设成什么样的科技强国?那就是把科技创新作为最根本、最核心、最关键、最可持续的竞争力,融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全过程,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引领世界科技创新的能力。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技术发源地,产生影响世界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汇聚大批一流科学家和优质教育大师,各类创新人才层出不穷,拥有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和高水平创新基地,成为全球高端创新人才的聚集地。
     
      二是建成高水平的创新型经济。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力,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经济发展质量高、韧性强劲,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创新驱动和知识收益成为商业盈利主要途径,一大批世界级领军企业引领科技潮流。
     
      三是建成富有活力的创新型社会。创新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打造全球领先的制度优势和创新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区域协调与共同富裕全面实现,社会文明高度繁荣,科学文化浓郁厚重,生态环境根本向好,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公民科学素养高度发达,人民生活水准和幸福指数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讲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一主题:一是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五个逻辑”;二是在党的领导下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伟大实践;三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路径与任务。
     
      一、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五个逻辑”
     
      我国正在由一个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发展路径由过去更注重量的积累的大国科技走向量质并行、共同提升的强国科技,其背后有这样“五个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国家强盛的历史逻辑、科学技术发展的演进逻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的倒逼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
     
      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百年历程,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指引,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和战略需求,奠定了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和战略支撑作用,探索了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再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一脉相承的战略路径,形成了一系列方法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共发布了十一个科技发展规划。从1963年至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提出“自力更生,迎头赶上”,到2006年至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十六字方针,我们可以看到,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自立自强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科技创新的一些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形成了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理论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继承性、时代性、引领性,体现为八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建设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必须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必须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二)国家强盛的历史逻辑
     
      从历史维度来看,科技进步是大国崛起的关键力量。纵观科技强国发展史,大多国家经历了科技的自立自强,实现技术的独立自主。由此可见,科技自立自强是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然要求,只有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演进逻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当前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向社会各个领域扩散的速度、深度、广度前所未有,科学研究的范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其中,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融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直接用于科研过程,大大加速了科学发现的速度,以及以科学技术新的原理、组合、应用为基础而产生的突破性、颠覆性创新,有望推动一些相关产业乃至全球经济的革命性进步。此外,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等非传统架构技术在持续进步,且可能突破现有计算系统的物理极限和瓶颈,为信息技术产业带来颠覆性影响。
     
      对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呈现“一主多翼”的基本格局。“一主”即以信息技术深度发展和全面应用为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主导的新兴技术群落应运而生;“多翼”指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创新发展迅猛,或在农业、能源等领域掀起产业变革。
     
      未来几十年将是人类和机器智能协作的黄金时代。智慧场景的实现离不开一些关键技术,如物联网、5G/6G的可靠通信、AI的知识构建、“云”这种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AI产品近年来的表现也说明,人机合作这种智能协作已经成为现实。
     
      (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
     
      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求结构和生产函数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结构转换的复杂性上升,由经济下行压力、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引发的各种经济问题、民生问题、稳定问题日益凸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不断强化科技源头供给,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键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还不够,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机制尚需加强,科技创新力量布局和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科研生态和作风学风需要持续加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我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紧迫性在于:我国科技创新已经有了坚实基础,但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迫切需要有一批创新主体能够肩负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与担当,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提升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形成一批战略性产品,秉承人才强、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路径,围绕战略性产业部署创新链。
     
      此外,我国未来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包括“双碳”战略的提出,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重大需求。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实现“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碳”目标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具有一致性,是实现国家远景目标的有效支撑,涉及科技、工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国家治理体系等多个方面。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我们一要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问题,实现从依赖资源到依靠技术的发展模式转型;二要解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实现从价值链中低端到高价值产品的产业结构转型;三要实现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实现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从工业文明形态到生态文明形态的最终转型。
     
      (五)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的倒逼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我国发展的外部形势作出了判断:“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在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下,我国正在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一方面,我国科技发展的路径发生变化,从跟随西方走向探索“无人区”和“灭灯区”。另一方面,我们对战略机遇期的认识发生变化,提出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更需要研究好如何把握战略机遇期,既要从中华民族百年巨变的历史和思想历程中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以创新精神推动中国科技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也要积极部署应对科技创新重大风险的工作,加强主动防护,通过补短板和扬长板来打破路径依赖。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将国际政治从“地缘政治时代”带到“技术政治时代”。国际战略竞争的重心是高科技创新优势的竞赛,是围绕新科技革命所塑造的新权力的争夺。由此可见,新兴技术发展催生的新权力空间愈加重要,比如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空间安全、网络治理规则体系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舞台。
     
      同时,“卡脖子”问题也被广泛关注。整个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成为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卡脖子”问题主要表现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既有面向产业发展的问题,也有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的问题。在行业层面,一些产业链的部分关键环节依赖国外供给,存在产业链、供应链断链风险。在基础材料、关键元器件等关键共性技术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比较大。在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等方面瓶颈仍然突出。
     
      我们要怎么认识“卡脖子”问题?一是技术的“卡脖子”现象是技术追随的必然产物;二是“卡脖子”现象不仅受到技术自身影响,更与制度要素息息相关;三是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解决“卡脖子”问题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四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主力军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科技创新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地基不牢,即重要领域底层技术对外依赖度高,基础理论、材料、工艺、设备和器件等持续积累不够;二是前沿颠覆,即重要新兴领域颠覆性创新可能完全改变现有技术轨道和产业形态,使我们丧失已有技术轨道和产业格局优势;三是体系对抗,即新兴技术领域大国博弈中,出现相对独立和封闭的技术体系与科技阵营;四是人才竞争,即各国对人才争夺空前激烈,全球人才流动发生新的变化,要完善我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所以,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形成应对风险挑战的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在党的领导下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伟大实践
     
      (一)树立大历史观,在党领导下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践为新时代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1.开天辟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科学”是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参加了“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积极提倡科学主义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着手对军工、医疗、农业、无线电通信等技术工作开始创办和研究,初创了革命根据地的科技事业。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技工作,早在革命时期,就不断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军事斗争胜利提供坚强保障,并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建设做了诸多科学技术实践的准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就提出了“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等著名论断,并称赞知识分子“是科学战线上的尖兵,他们在根据地的建设事业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著的”。
     
      2.改天换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成为我国科技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遵循。这一时期,我国科技体系初步建立,组建中国科学院,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科技人才队伍初步形成,先后编制完成《十二年科学规划》《十年科学规划》,诞生了一批重要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精神永载史册。
     
      3.翻天覆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
     
      在这一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自主创新”的重要论断。
     
      1985年,我国开启了科技体制改革序幕,探索形成了发挥市场体制作用的新型科技体制,实施了一系列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国家科技计划,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构筑了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战略框架,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载人航天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文明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惊天动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实现强国大业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等重大战略思想;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来部署,颁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作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健全完善科技计划统筹协调机制和管理制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成果,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永载史册。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使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行、领先阶段。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新的变化,成为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二)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所处的位势
     
      我国科技发展有四个方面的优势,包括领先市场和技术应用场景优势、低成本创新和高素质劳动力优势、完备产业配套和新型基础设施优势、在部分技术领域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首先采用某项技术并使其成功扩散,进而在相关产业建立全球领先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就是所谓的领先市场,比如我们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应用型技术创新实现性价比飞跃,向广大用户提供能消费得起的新技术新产品是我们当前科技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我们每年有上千万的大中专、高校毕业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
     
      尽管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不断向前迈进,从2012年的第34名达到了2022年的第11名,同时知识产权产出规模引领世界,创新集群效应和品牌优势愈加突显,创新质量多年居于中等收入国家首位,但是我们仍然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服务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有待完善,教育水平和创意产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吸引国际创新资源、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有待加强,以及科学发现存在明显学科领域短板,重大顶尖原创性成果严重不足。此外,我们在技术领域呈现“三跑并存”格局,与一些领先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
     
      三、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路径与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科技发展指明了道路,那就是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此,我们要以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加快建立适应科技自立自强新要求和国际竞合新形势的科技发展新模式,实质性扭转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显著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加速壮大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全面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一)立足科技自立自强,要在新发展阶段打好“三大战役”
     
      1.基础研究持久战
     
      强大的基础研究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和根基。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对此,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更加尊重科学发现的规律,勇于探索“无人区”,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加快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突出基础研究的应用牵引作用。
     
      2.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已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
     
      3.科技体制改革主动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加强和完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出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强化对科技工作的宏观统筹管理,全面增强科技体制改革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2021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从立框架、建制度向提升体系化能力、增强体制应变能力转变。
     
      围绕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应用场景凝练关键科技问题,我们要形成场景带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的新模式,加快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释放整个社会的创新潜力。
     
      (二)以“体系—能力”为中心,加强系统化布局,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从过去依赖后发优势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技创新发展路径,改为打造形成更多的先发优势,更需要我们以“体系—能力”为中心;充分利用和发展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找到相匹配的创新内源型动力和外向型动力;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要破除科技成果转化“中梗阻”,就要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和重要抓手,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性障碍。一方面,从技术赶超到科学赶超,从外源创新到内生创新,从过去依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现在以“体系—能力”为中心,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重大任务的体系化攻关能力,全面提升创新的治理能力。另一方面,要支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依靠科技创新在完善产业链、创造新需求、增加新供给、打造新动能等方面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深化改革来激发新的发展活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的发展动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同时充分利用和发展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找到相匹配的创新内源性动力和外向性动力。
     
      1.完善高效、协同、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
     
      我们要进一步聚焦薄弱环节,促进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提升创新整体效能,完善高效、协同、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
     
      高效、协同、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具体包括六个方面:使命驱动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高效协同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系、原创导向的科学研究体系、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内外贯通的开放创新体系、运行顺畅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目的是形成更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2.加强系统化布局
     
      在能力上,我们要着重提升六类创新能力,包括:科技统筹协调能力、原始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储备能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能力、创新开放合作能力、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潜力。为此,我们要以“体系—能力”为中心,布局以下重点任务。
     
      第一,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基础研究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要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正向激励企业创新,反向倒逼企业创新。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突出企业全创新链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形成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第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要优化国家科研机构布局,实施使命导向的管理改革和绩效评价,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接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建立有组织科研体系。加快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要建立新型举国体制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统筹布局和高效调度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委托机制,提升科技应急攻坚能力和水平。
     
      第三,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要善于做“减法”,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
     
      第四,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要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主动发起全球科技创新议题,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
     
      第五,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推进国家人才计划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紧密衔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同时,报告还指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对此,我们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始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发展理念,以建设结构更加合理的人才队伍为目标。
     
    (丁明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