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政: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0

    时间:2017-03-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吕政
     

    专家介绍: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百林顿大学中国部学术委员会成员,是国家级核心期刊《经济管理》的名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主要代表作《对计划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再认识》、《九十年代中国工业发展的任务》、《工业结构调整任务的变化》、《九十代以来中国工业发展的新特点》、《需求约束下的工业增长》、《中国工业经济问题研究》、《工业经济学》、《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从贫困走向小康》。获得国家级、院级奖励。曾获得“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被评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待遇的专家。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衡量工业化的水平主要通过人均GDP、非农产业产值比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和工业结构水平4项指标。
     
      ——从人均GDP指标看,到2005年末,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1400元,按现行汇率换算,为1400美元,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第二阶段。
     
      ——从非农产业产值比重指标看,2005年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5.1%, 农业增加值比重为14.9%。如果按这个指标来衡量,中国工业化的程度已越过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从非农产业就业的比重考察,2005年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为53.9%, 仍未达到钱纳里模型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在非农产业就业不低于56%的水平。如果按工业化中期第二阶段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到71%的一般模式标准衡量,当前我国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从工业结构水平看,“十五”期间,由工业结构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并处于高加工度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提高的时期。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任务艰巨
     
      ——农村潜在的剩余劳动力总量达1.8亿以上,也即到2020年,平均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需要从农村中转移出来
     
      ——农民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转移仍然是不稳定的,离乡并没有真正的离土,离乡也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转移出来的一亿多农民,大多是游离于乡村城市、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的群体。
     
      ——我国2004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823万人,农村外出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3.8%。2004年农民工年均外出务工时间为8.3个月,外出务工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占81.3%,2003年和2004年分别有8838.6万农民工和9612.1万农民工,虽然被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但不是真正意义的城镇户口居民,不能够与这些城镇户口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等服务。这些人口虽被统计但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城市化人口,有人称之为“待城市化人口”。这些庞大数量的“待城市化人口”的存在,意味着我国按照城镇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虚高”。
     
      ——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应当为他们建立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围。跨地区流动的农民,用工企业应当为务工农民建立失业、养老和失业保险,并能够跨地区兑现的个人帐户,以解决离开土地的农民的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稳定转移。
     
      二、如何解决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
     
      我们必须找到这样一种途径和方式,即在人均占有的水平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条件下,使我国十几亿城乡居民能够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
     
      如何解决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有一种主张认为,资源性产品供不应求是个价格机制问题。只要提高能源、原材料价格,或者由市场自发调节其价格,就会抑制需求,使供求关系自动地达到平衡。第二种主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大进大出,进口能源、原材料来弥补国内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缺口。
     
      但无论是价格上涨还是扩大进口都是有约束条件的。当国内能源、原材料价格超过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时,将会使我国工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进而影响到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扩大能源、原材料的进口,无疑是解决国内资源不足的重要措施,但它要受到国际政治的经济环境变化的制约,特别是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三、工业技术创新的战略性目标是什么
     
      ——发展中国家工业技术进步不能长期建立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基础上,因为你所换到的技术永远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技术。发达国家为了通过技术垄断实现超额利润,在技术转让时,必然要“留一手”。即使是跨国公司的技术研发实行本土化策略,不仅利用了发展中国家廉价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而且技术的所有权仍然控制在跨国公司手里。
     
      ——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已主要不是工业生产规模和产品产量方面的差距,而是工业经济结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组织方式上的差距,是研究与开发投入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的差距。推进工业技术创新是缩小这种差距的根本出路。
     
      第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在20年内全面实现工业化,既要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要不失时机地推进产业升级,增强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
     
      第二,我国人口众多但资源有限,在这种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增加工业品的人均占有水平,面临着资源短缺矛盾,特别是优质能源短缺的矛盾和困难。工业科技创新目标的选择要着眼于解决我国能源、原材料、水和森林等资源短缺,但国内需求量日益增长的矛盾。
     
      第三,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祖国的统一,并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做好准备,建立以现代高技术为基础的、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实现国防现代化,是我国工业科技创新的一项不可懈怠的战略性任务。
     
      四、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从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看,1995年,东部和西部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7104.3元和3035.3元, 西部为东部的42.7%;2000年,东部和西部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11334.5元和4687.3元, 西部为东部的41.4%;2004年,东部和西部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19351.1元和7430元, 西部为东部的38.4%。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呈加速扩大趋势。 
     
      ——今天在强调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生产要素的集中化趋势。
     
      五、在扩大开放条件下提高国际产业分工地位面临的外部压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迅速扩大,使各国的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性显著增强,各国之间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为各国带来了更多的分工效益,扩展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以及获得外部资源和先进技术的渠道。
     
      ——由于目前发达国家的大跨国公司控制了产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始终处在不利的边缘地位,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与结构调整的自主性。
     
      ——虽然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成长和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安全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①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一定程度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偏差和外部依赖;②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水平偏低,而且以生产设备等硬件技术为主。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范围有限;③由于现阶段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主要采取加工贸易方式,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低水平扩张;④跨国公司凭借强大竞争优势,在我国部分行业中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垄断,抑制了国内产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国际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使国家利益与跨国公司利益产生冲突。
     
      针对国际产业转移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利和弊,我国的应对措施 :
     
      第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拒绝或收缩接受国际产业转移是不可取的,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应当继续坚持。
     
      第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长期处于受制于人的境地。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我国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性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应以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利用外资为辅。
     
      第三,从产业的生产过程看,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确实已超越了国界的限制,但是利益仍然有国界,其中的关键是对于资本和核心技术的控制权。
     
      第四,利用外资的重点应转向提高质量和水平,外资进入并非多多益善、来者不拒。如何获得先进技术、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是最突出的任务。因此,对外资进入的项目应进行筛选,要求新的投资必须是技术先进的项目。
     
      第五,对于关系到我国产业升级且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及重大技术装备,应坚持中方控股、合作生产、转让技术为主,例如高速铁路、干线大飞机等,暂时国内企业不能制造的部件可以外购,但要加强对引进的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而不应长期依赖从国外购买。
     
      第六,实施政府采购,推动重大技术装备的市场实现。但政府采购的问题在于:一是规模较小,中国政府采购占GDP的比重不到1%;二是规则不全,至今没有一套系统的通过政府采购扶持本国重大技术的行动方案。为此,应尽快将政府采购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发挥政府采购在重大技术市场实现中的作用。WTO对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采购有一定的选用本国技术以及产品的优惠空间,大力扶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政府采购可向这一方向倾斜,以充分利用国际规则。
     
      第七,尽快推进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税率并轨,使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处于同等的竞争条件,以增强内资企业的竞争力。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