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军:物价七月将现拐点

                            
    0

    时间:2011-07-04  来源:未知


  •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这七件事,件件不便宜,成为压在普通老百姓身上的七座大山。从天价绿豆到15元一斤的猪肉,几乎所有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东西都在涨价。物价上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物价拐点何时出现?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证券研究室主任范建军。

        物价拐点很快就会出现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当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范建军:物价上涨的原因比较复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2009年货币的超量发行,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大。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实际上是一个超前的作用,物价相对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滞后的,且有规律可循,中国的物价大概滞后于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变化半年到一年。第二个原因是成本上涨,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要低于工业部门,随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必然会导致农产品(16.50,0.26,1.60%)的长期上涨趋势。这一次物价上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食品价格上涨,对于CPI来说,最主要的是食品价格上涨。对于PPI来说,主要是输入型通胀,即原材料价格上涨,这是第三个原因。从2009年年初,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就一直在上涨,输入型通胀也是推动物价上涨的原因。食品价格推动CPI指数上涨,输入型通胀和成本上升推动了PPI指数上涨。

        中国经济时报:近几天,高层发表意见,表示要控制物价。在你看来,物价拐点何时出现?

        范建军:物价拐点很快就会出现,物价现在是强弩之末,6月份可能是最高点,照这个水平,能达到5.9或六七月份之后就会下来了。6月份最高,主要原因不是价格上涨,而是因为翘尾因素是最高的,翘尾因素大概是3.9,也就是说6里面接近4是翘尾因素,而不是新涨价因素,新涨价因素也就是两个点。从数字来看,7月份应该是个拐点,之后翘尾就会平稳地回落,而不会是特别快地回落。虽然下半年,翘尾回落非常明显,但新涨价因素也需要考虑。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近几年物价上涨,总是食品价格一马当先?

        范建军:中国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我最近做了个研究,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大概是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7倍,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概是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5.5倍。一个劳动力在工业部门能创造7万元的新增产值,在农业部门只能创造1万元。如果劳动力不流动,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就比农业部门要高,但由于劳动力是充分流动的,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就被提了上来。由于劳动生产率没跟上,而工资成本又上来了,这必然意味着农业部门的产品价格要上涨。不然的话,就没有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还有一个外部冲击的原因,由于这两年全球粮食歉收,最近一年俄罗斯、美国等主要产粮国粮食减产,这些造成农产品价格上涨。当然还有货币的原因,但主要的还是前两个。

        中国经济时报:这几日,猪肉的批发价格已经涨到了25元/kg,但养殖户反映还是没有赚到钱。之前菜价高涨时,还有菜农自杀,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范建军:这还是我刚才所说的,成本上升了,必然价格上涨,但对农民来说,利润并不明显,因为更多的成本花在了劳动力和原材料上,相对来说,挤压了利润。

        政策不应该继续收缩

        中国经济时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已将限制价格上涨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在你看来,国家的宏观调控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

        范建军:现在的政策相对于物价过紧。物价是个滞后的事情,如果盯着物价来制定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就容易过紧。物价滞后于宏观政策,政策应该提前反映,不应该继续收缩。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也会下来,目前美国经济有走软的趋势,大宗商品的需求会下降,而且下半年美国有加息的预期,一旦有加息的预期,大宗商品的价格肯定会往下掉。 

        中国经济时报:你刚才说物价将会回落,但今年我国南方连续发生旱灾和涝灾,这些天灾会不会影响物价的回落?

        范建军:旱灾和涝灾不会影响物价回落。现在新闻媒体比较发达,很多灾害都被放大了。总体来说,灾害对物价的影响不大。因为中国有很多粮食储备,占到全年产量的40%左右,调节能力很强。夏粮的产量占全年产量的1/4左右,主要还是看秋粮,我认为影响不大。中国有比较好的储备制度,40%的调剂能力足以化解因粮食减产导致物价上涨而造成的危机。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