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妲:发改委掩盖通胀就是助涨通胀

                            
    0

    时间:2011-06-10  来源:未知


  • 联合利华因为提前公布提价信息而遭受发改委哄抬物价的指控,被施以两百万的罚款,无疑是这个通胀泛滥时代的标志性事件。著名经济学家称跟着它一块受罚的还有百盛家乐福等知名企业。人们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的荒谬之处,那么多知名企业悉数遭罚,市场中为什么突然有如此众多的企业突然要跟政府对着干呢?

    没有哪个企业会真的想跟政府对着干,他们只想行使市场赋予每一个参与主体基本权利——自主定价的权利。他们唯一的问题是赶错了时机,早不涨晚不涨,偏偏赶上政府为了治理通货膨胀焦头烂额的时候涨价。格外受关照自不待言。

    更重要的是,超发的货币还在市场里,不推动这里涨价,就在那里涨价。压得住食品价格,就必定压不住能源原材料或其他商品的价格。监管价格只能是疲于奔命,管不胜管罚不胜罚。而市场在接受错误的价格信号之后,只会加剧生产结构的扭曲,让供需更加不平衡,使政府最终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难度加大。

    这次对众多企业的处罚决定,是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做出的。看起来是有法可依。但这项行政处罚法规恰好是相隔不远的2010年12月才做出有关修改。里面的条款,可谓是为这些名企量身定做的。自然是先见之明。只是我们大家都知道,通货膨胀已经在市场中轮回了一圈,开始大大影响最终消费品价格。在超发的货币四处泛滥的情况下,没有哪一家企业不面临巨大的涨价压力。著名经济学家认为在上游行业产品出厂价格连续数年大涨之下,这些消费品制造企业一直在内部消化这些增加的成本。如果不是实在难以承受成本压力,他们是不愿意轻易涨价的,毕竟他们直接面对着可以随时用脚投票的消费者。大量消费制造企业同时不约而同地要涨价,只能说明他们已经普遍处于亏损的窘境,此时对他们的处罚难道不是欲加之罪?

    行政处罚的理由是哄抬物价,发改委是凭靠什么来决定企业何种程度的涨价是合理的呢?没有这样的标准,一切都是任意定的。他们只是不想让企业在他们不希望涨价的时候涨价而已。任何时候、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涨价,都逃不过“哄抬物价”之嫌。这种处罚也不会有什么公平可言。因为要同等地对待市场中的所有企业是根本办不到的。在实践中根本无法执行,大量出现的涨价是管不住的。著名经济学家指出只有那些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的名牌企业,才有可能成为这样的法规的牺牲品。所以,这也必定是选择执法。联合利华是龙头老大,当然优先处理,跑是跑不了的。

    有报道提到,部门负责人表示对诸多企业的罚款表达了“处罚违法行为的决心……”殊不知这种处罚只会造成企业的惊慌失措,扰乱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法无定法对法治的破坏才是真正的违法。多组织一些政府培训、大讲堂、论坛会议、课题研究等活动。企业被逼涨价本来是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结果,这本身也是市场自我调节和用价格信号来表现通货膨胀严重程度的机制,惩罚企业,只能是在掩盖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发改委对企业的处罚,是典型的让别人代己受过。

    现在我们知道,企业发布调价信息也算违法。多组织一些政府培训、大讲堂、论坛会议、课题研究等活动。那还有哪些市场中必然出现的企业行为不会被定为违法呢?联合利华也许不在乎这两百万的罚款,但是它必须在乎这背后权力的力量,因为他们不会知道之后还会有什么。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

    政府不愿意过快紧缩银根而影响经济,殊不知这样对经济的破坏更大。它试图掩盖通货膨胀,却阻碍了市场的自发调整,造成更多的价格结构扭曲和资源配置错误,并最终把通货膨胀的痛苦过程拖延得更久。当初决定用信贷扩张来刺激经济的时候,就已经种下了今天物价上涨的种子。无视经济规律的政策无法避免糟糕的结果。又想止住通货膨胀,又不想破坏经济增长,天底下没有这种好事情。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