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大都市--京津沪渝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

    0

    时间:2011-12-08   来源:未知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直辖市的党委、政府认真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出台了新的文化发展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发展的措施,确立了明确的文化发展目标,全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际大都市。

     

        北京:六大战略打造先进文化之都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力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北京市提出,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思想道德引领战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文化精品战略、文化航母战略、文化名家战略、文化走出去战略六大发展战略,实现体制突破、政策突破、管理转型突破三大突破,搭建园区平台、融资平台、营销平台三大服务平台,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

     

        在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北京市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科学配置和有效整合首都文化要素和资源的体制,成立首都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构,统筹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按照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原则,组建文化资产管理委员会,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

     

        为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北京市将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思路,推动已转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继续推进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分两批推动市属53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在十八大前完成已经确定的改革任务。

     

        为创新资金扶持方式,北京市将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每年集中拿出100亿元文化专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统筹支持文化领域的发展建设。同时改革文化领域投融资方式,实施项目式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产品,引导和支持一批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天津: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天津市对建设文化强市作出新的部署。

     

        天津市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实现“三个率先”,争当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一是率先高标准完成中央下达的改革任务。大胆破除影响改革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加快推进一般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组建天津北方演艺集团,探索建立扶持转制院团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非时政类报刊社改革,加快培育综合性或专业性报刊传媒集团,继续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

     

        二是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初步形成就近、便捷、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建成天津文化中心、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社区(街道)文化中心覆盖率、社区文化室覆盖率均达到100%。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三是率先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像抓经济一样抓文化产业、像抓工业项目一样抓文化产业项目,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健全协调推动机制,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发展步伐,推动文化产业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天津将着力打造“四个品牌”,建设特色文化城市。一是深入挖掘用好天津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以“近代百年看天津”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旅游品牌。二是打造以京剧、曲艺为代表的津派表演艺术品牌。三是办好国际少儿艺术节、滨海国际艺术节、“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等活动,打造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四是结合重大活动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打造以《解放》《辛亥革命》等为代表的重大题材文艺创作生产品牌。

     

        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上海市委表示,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引领作用,发挥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发挥文化知识创新、智力创造的功能,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发挥上海文化优势和世博会后续效应,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上海市委提出,要强化教育引导,大力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进一步宣传和发扬上海世博会精神,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切实增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着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建设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要原创基地,营造民主、友善、包容的宽松环境,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要建设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保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率先建成国内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培育扶持文化市场主体,着力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要壮大文化人才队伍,提高文化人才素质,完善有利于文化人才集聚的政策,着力建设汇聚文化人才的高地。要提高党领导文化发展的能力,构建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格局,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和政策法规保障,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重庆:六大举措建设文化高地

     

        重庆市将着力通过六个方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努力抓好文艺创作和引导;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文化服务覆盖城乡,重庆要全面形成城镇“15分钟文化服务圈”和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三是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增一万家文化微型企业;四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五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六是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基层文化队伍5年培训计划,市、区县两级每年培训2000名,5年轮训一万人。

     

        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汪俊说,建设文化高地,是重庆市委继三届五次全委会专题研究文化建设,明确2012年初步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强市、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文化中心奋斗目标之后,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更具体、更明确的新目标,也是对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提出的新要求。

     

        为此,“十二五”期间,重庆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到1%以上,到2015年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达到全国中上水平。各级财政还要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公共文化机构内容建设等基础性文化事业。要增加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支持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园区、项目和企业,推进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出口。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