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30年来的改革发展稳定理论

    0

    时间:2011-06-29   来源:未知


  •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共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致力于改革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改革理论、发展理论和保持社会稳定理论。本文以中国30年改革开放实践为依据,力求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和论证这三个理论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和价值,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理论

     

      (一)改革的对象和根据

      改革是指改革我国上世纪50年代形成、后来又被强化僵化、愈来愈阻碍生产力以至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这种改革的实际根据主要在于两方面。

      从国际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所关注的重心不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问题,而是和平与发展问题。各国都在积极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上世纪80年代发生了世界性的私有化、市场化浪潮。英国工党政府和北欧各国率先进行改革,这股浪潮甚至冲垮了苏联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随着跨国公司和互联网的出现,各国之间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也明显加快。中国由于1966年开始的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痛失发展机遇,陷入共同贫穷封闭愚昧的境地。事实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封闭导致落后。中国必须跟上世界潮流,必须顺应和平、发展、改革和全球化的世界大潮,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从国内状况看,有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如何认识中国基本国情,也可以说如何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或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在中国,社会主义是衡量一切的价值和标准,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落后的中国实行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进而又搞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等,这就在制度上和指导思想上超越了阶段,脱离了中国国情,造成了严重后果。接受这些严重教训,就必须进行制度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对社会主义及其发展阶段作出新的认知判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我们明确认识到:当代中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从理论上彻底纠正了超阶段错误,从而又为改革政策的制定找到了根据。多年来我们就是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判断深化改革和谋略发展的。

     

      (二)改革的理论指导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判断社会主义的标准。这是一个价值标准,不是制度模式标准。这个标准引发了我国党和人民思想的大解放。经过30年改革,我国破除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和以国家宏观调控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这样一种“中国模式”。

      这个新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同时需要深化和完善。主要因为:其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结构已经确立并在中国创造了奇迹,但国有企业以至私人企业中员工个人的生产积极性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企业改革举步维艰。其二,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带来中国巨变,但由于市场的主体——企业缺乏完整的独立地位和国有企业垄断,国内市场难以形成平等竞争局面,这又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其三,由承包制为动力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城市公有企业各种承包生产经营制度早已形成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承包制的产权局限性日渐凸现,它只能是一个过渡性制度,适合解决我国公有化条件下人的生存问题,难以满足人的各种复杂需求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有这些现实问题,都集中到如何发挥企业主体——员工个人和市场主体——企业的积极性上来。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正在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更加注意借鉴外国经验。二是在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方面,回到马克思那里去思考。

      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中这样写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P269)。这是有关“个人所有制”最为经典的表述。

      解读马克思这段话,有三个要义:其一,马克思“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他所要建立的个人所有制不是私有制,既不是恢复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人私有制,更不是重建资本家的私有制。其二,马克思这段话中的“否定的否定”,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规律,即:由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人私有制、到资本家的私有制、再到或重新建立社会的或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这同传统所有制理论由原始社会公有制、经过阶级社会私有制、再进到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公有制——其间都是一刀两断没有继承性——的认识是不同的。其三,怎样实现?马克思设想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即没收资本家财产归国家所有,建立社会公有制。中国已完成这个阶段。第二阶段即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让生产资料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再回归个人,使人人都占有生产资料,无产者变有产者。中国正处在这个阶段,对原有经济实体进行各种形式的股份制改造,新上的经济组织几乎全部是股份合作制或其他形式的股份公司;对农民家庭承包的土地使用权正在作为实际的产权进入市场,不断扩大农民土地流转形式。把这两个阶段统合起来,就是实现在社会公有制(以股份公司形式存在)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以股权股票形式存在)。这也就是说,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是未来社会的社会公有与个人所有相统一的一种新型的高级所有制,它以一种崭新的形态与空想社会主义公有制区分开来。所以,我国改革的理论基础应当回归马克思,用“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指导深化改革,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们的理论真正走出空想社会主义阴影,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

     

      (三)改革的政治遵循

      中国的改革必须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一百年不动摇”。中国的落后使这一条成为长久不变的信条,只要有了这一条,中国的改革就有基本遵循,不会再陷入阶级斗争为纲和人整人的政治漩涡。二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为改革开放立规矩,没有这个规矩难成社会主义改革大业之方圆。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推进改革开放都不能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而是要更有利于维护“四项基本原则”。三是“坚持改革开放”。开放是一种政策,一种工作,但更重要的是一种心胸,一种眼光。它主要着眼于人们长期形成的封闭狭隘思想方式的转换,对于国家是打开国门,对于个人则是打开眼界,睁眼看世界。开放与改革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如果没有开放,既不能产生改革的要求,更不知道如何改。因此,只有那些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样的开放眼光和宽阔胸襟的人和这样的党,才能改变僵化落后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改革的基本取向

      我国的传统社会主义是从苏联模式来的,它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权力高度集中。它使国家迅速集中力量办了许多大事,取得了显著成就,表现出通常引以自豪的优越性;但由于统得过多过死,也使经济缺少竞争,政治缺少民主,文化缺少创造,国家缺乏人本精神,民众缺乏主动精神,使社会整体上处于一种僵化或半僵化、停滞或半停滞的落后状态。所以中国30年改革的基本取向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辅相成,单独的经济改革是不能成功的,单独的政治改革是不彻底的,只有将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结合起来,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才能逐步建立。但市场经济毕竟是基础,是一种经济民主,一种以市场主体自主选择为基础的平等契约关系,商品就是天然的平等派。只有经过商品交换和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带给公民以独立的人格、平等的地位和民主自由的表达方式,才能在最终目的上使人类社会由“人的依赖性”阶段进到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再进一步迈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新阶段[2](P104)。可见,没有市场经济不可能造就民主政治。所以也可以说,中国改革取向的着重点是市场。但不论是市场经济的完善,还是民主政治的建立,其最后落脚点是人而不是物,是人的生活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度的提高。否则改革成果再辉煌,国家再强大(如原苏联)都很难被人民所认同。30年改革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实际主导着我国改革的进程,建设的是符民利、合民意的社会主义。

     

      (五)改革的方式进程

      中国30年改革,是一个先南方后北方、先东部后西部、先乡村后城市、先经济后政治和文化在全国逐步推进的过程。有人称“渐进改革”,不无道理。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改革史无前例、左倾习俗根深蒂固、传统计划体制及其既得利益集团势力强大、国外敌对势力干扰和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等,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只能慢慢来,以渐进、过渡、实验的方式进行。今后随着改革条件的成熟变好,改革的速度会快一些、幅度会大一些,但过于激进或过于保守的方式,仍然不可取,因为激进和保守都会葬送社会主义。

     

      (六)改革的主要成果

      改革的主要成果突出表现就是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普遍改善,但更为根本的是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开始大转换,即政治上的民主、法治和人权观念,思想文化上的个体独立、平等和自由、博爱观念,对外经济交往的双赢观念等,正在为中国人认同和践行;过去形成的人身依赖、政治依附、以及极端阶级偏向和非此即彼的单向度思维正在改变,重民、亲民、为民的执政理念得以确立。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人正在融入世界,并从容平和地面对世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国人也开始乐在其中。这应当是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最实质性进步——中国人的进步。社会主义价值的可贵和制度的优越开始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得到了现实体现。这个改革成果不是任何偏见所能漠视和低估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发展理论

     

      (一)发展的目的和战略步骤

      现实中国的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将贯穿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历史时期。中国发展的目的有现实目的和最终目的两个层面。现实目的首先是富民,在富民的基础上实现强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富民是发展的最直接目标,是对人的根本关怀。关于最终目的,需要回到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学说去重新思考。马克思认为,他的学说最终目的是使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人人成为“自由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就是这种“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P649)。这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只是实现马克思“自由人”思想的一个理想社会形式。这种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如同中国传统的“大同”理想和邓小平所讲的“共同富裕”目标一样,都是价值目标,不是制度设计。它贯穿于并主导着马克思的整个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如果离开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来讲革命、谈改革、论发展,那么这种革命、改革和发展就会离开马克思主义越走越远,有可能误入到马克思曾批判的封建的或小生产的社会主义那里去。

      我国发展的战略步骤,是依据现实目的而制定的。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大三步”战略;1997年十五大又提出“小三步”战略;2002年十六大再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构想。这些都是可行的并正在实现着。不论“大三步”还是“小三步”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一致表明中国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民生,是以人为本,是在为“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断创造条件。当今中国对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的回归,真正坚持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

     

      (二)发展的理念遵循

      实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符合中国国情。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依据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集体领导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而提出来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计。这从理论上转变了传统发展观和传统执政理念。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对每一个生命的珍惜和尊重,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从每一个细节上对人关怀,正在普设的对全国每个伤残者和低保人的救助制度,正在推行的覆盖城乡的养老和医疗保险等,又从实践上开启并标志着我国传统发展和执政理念的转变。

     

      (三)发展的大政方针

      我们要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不论和谐发展还是和平发展,对内对外的方针都是“和”而不是“斗”。当今中国奉行和谐和平之大政,是人心党心善与良开悟的自然选择,是认清世界大势顺应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的理性选择,是回应国外“中国威胁论”和国内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严重和群体事件频仍的现实选择。它所倡导的互利合作、平等双赢、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大政理念,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的兴无灭资、你死我活、赶超冒进、走极端的发展理念。因此,有了它,世界将会更加尊重中国,中国也会更加尊重自己。一个人心平和、社会安宁的中国,民族复兴是定然的。

     

      (四)发展的具体道路

      目前中国社会生产发展的道路主要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文化现代化道路;等等。它们涵盖面广阔,内容丰富。这些经过长期摸索积累形成的发展道路愈来愈彰显着科学、和谐和人本的理念,因而能够克服传统现代化道路的弊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道越走越宽广。

     

      (五)发展的主要特点

      (1)中国发展实行主动而全面的对外开放,并开始融入国际社会。这个开放既包括对各国的世界开放,对国内省与省、县与县、村与村、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地方开放,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各行业的社会开放,更应包括人与人、人的内心世界的开放。中国成为开放的中国,中国社会成为开放的社会,中国人成为开放的人。这不论对古老旧中国还是对新生共和国来说,都是破天荒的进步。正是这个开放给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并重新赢得世界的尊重、信任和向往。(2)中国社会中开始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以人为本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理念。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官本位、权力至上的国家,知识和人才只有在被官利用的条件下才得以发挥作用,知识和技艺没有地位,知识分子的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新中国成立尤其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权力依附状况开始改观。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响亮地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新世纪之初“以人为本”也被明确地写进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发展观中。这既是对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学说的回归,又是执政党执政理念重大转变的体现。(3)现实中国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理念是科学的,成就是卓著的;但同时也应看到:任务是艰巨的,付出是巨大的,探索是艰辛的。历经30年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现代化呈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局面。但与其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时期所产生的贫富悬殊、环境污染、世风颓败、官场腐化等社会弊端也程度不同地呈现出来。为此,我们既要坚持正确的东西,又必须坚决遏制和消除弊端,来不得半点骄傲自满、松懈麻痹,要全力以赴地不断探索前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稳定理论

     

      (一)保持社会稳定的态势要求

      这个稳定是以政治稳定为核心的社会稳定。保持社会稳定的最低要求是不发生影响全局的政治动乱。对于这种动乱,必须采取果断有效的手段予以禁止和平息。邓小平说过:“压倒一切的是稳定”,“中国不允许乱”[4](P284、286)。当今中国如果大乱后果极其严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将会毁于一旦。保持社会稳定的常态要求应该是保持效率与公平、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相统一。在效率的基础上论公平,在集中的指导下讲民主,在纪律的约束下求自由,保障社会机体有序运作。社会稳定的最高要求是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种社会状态今天已开始显现,并一定会不断提升和到来。

     

      (二)保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制度

      最主要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真正适合自己的最好制度都是内生的。近代以来从外部移植到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都没有成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人民政治协商是中国革命时期为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而内生的一个好制度。它历经沧桑,至今适应着中国国情和社会态势的变化,逐渐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大国,十几亿人口,民族多,阶层多,农民多;过去山头多,现在单位多,利益集团多;本位主义、地方主义、民族主义和宗派主义相当严重。官与民、党与非党总是领导和被领导、支配和被支配着的双方,官靠民监督,党靠非党制约。西方的多党制不可取,但其合理内核——权力制衡是应该借鉴的,否则,就失缺制约和监督而形成不民主的制度。而且制约监督之力度要达到制衡的程度,但这种制衡不是像外国那样靠某个或某几个反对党,而是靠制度合力及人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能够发挥这种制衡作用,要通过改革完善使之把制衡作用发挥得更好更有力。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真正坚持党的领导。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重要的是切实接受苏共失败的教训:首先,中国共产党要切实代表人民,而不能像苏共那样只代表集团利益,中国共产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就在这里。其次,中国共产党正在着力进行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基本取向的改革,意识形态也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提倡多样化,避免像苏共那样对财产、权力和真理进行垄断,这是苏共垮台的重要原因和严酷教训。最后,中国共产党正从完善现有民主制度和落实人民民主权利做起,扩大民主党派和非党人士政治参与和在政府中的地位,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让中国各党各派和新生利益集团都有参与、表达、出气的权利和地方,而不像苏共那样长期 “一党专政”。一党专政,缺失制衡,政局不稳。国民党在大陆失败是这个原因,苏共垮台有这个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多次指导路线和重大政策失误也有这个原因。因此在强调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建设。

     

      (三)保障社会稳定的法治理念

      “限制公权,保护私权”是世界民主宪政的基本原则,也是民主政治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基本理念。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在单一公有制条件下和“越公越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导下,这个定则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范畴的东西,替代它的是一种完全相反的不成文观念——“保护公权,限制私权”,整个社会要与私有财产彻底决裂,人人都要与私有观念彻底决裂。于是,国家公权无限扩大,公民私人权利受到严重侵害,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逐渐形成,“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口号的相继提出,尤其2007年《物权法》的公布和实施,公产和私产开始受到同等保护,“限制公权,保护私权”的新观念开始被人们认可和实行。所以,改革开放30年整个中国政局除1989年政治风波稍显动荡之外,基本处于安定并逐渐走向和谐的状态。今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限制公权,保护私权”一定会成为维护社会秩序、民主法治和社会和谐文明的关键词,一个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民主、更加自由、更加和谐的社会也一定会到来。

     

      (四)保障社会稳定的利益杠杆

      要使人人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民生准则和利益杠杆,是一个实质性问题。可以这样说,中国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成之时就是天下太平、真正实现长治久安之日。只有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条件下,经过平等竞争,使社会成员的收入普遍增加,包括有的增加多一点,有的增加少一点,但成果人人有份,人人共享,这样才能人心安宁,社会公平,天下太平。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公共治理结构的构建,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起步晚了十几年,但目前构建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及正在着手建立的分担缴费型的社会保险制度,成为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良好开端。

     

      (五)保障社会稳定的安全屏障

      社会稳定的安全屏障即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中国军事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守土防御型,不像强权国家那样对外扩张、争夺世界或地区霸权。从上世纪70年代“不称霸”,到90年代“不当头”,再到今天的“对外坚持和平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到70年代“珍宝岛之战”,再到今天防止“台独”、“藏独”,都一脉相承地沿袭着守土和防御的战略,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确保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国内和平建设。这是中国军队最本份的责任。但要真正尽到这种守土安全之责并不容易,在世界军备竞赛和大国国力竞争条件下,实现军队和国防现代化,成为摆在历届中央政府面前的一个基本任务。从上世纪50年代兵种大建设,到80年代开始走从精兵之路,再到进入新世纪后的信息化军队建设,中国军队自身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有能力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按照“一国两制”方针,香港、澳门已经和平回归。中国只要始终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台湾问题就一定能够和平解决。大陆现代化程度越高台湾问题解决得就会越快。一个领土完整统一、政局更加稳定和谐的中国正在向人们走来。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发展、稳定

     

      (一)改革、发展、稳定的长期性

      改革、发展、稳定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年限,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都估计“需要上百年时间”,也就是说,整个21世纪上半期都将处在改革时期,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相伴而行的时期。时间之长、任务之重、道路之远,都是空前的。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通过改革、发展、稳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每一件实事做起,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中各种新问题,卓有成效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改革、发展、稳定的互动关系

      发展是最高层次,改革是中间层次,稳定是基础层次。发展的动力源于改革,改革和稳定都是为了发展。只有通过改革和发展才能保持真正的久远的社会稳定,而只有社会稳定也才能为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有序的环境。所以,对改革、发展、稳定要作统一理解。要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以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在稳定环境中进行改革和发展。然而,改革、发展、稳定也不是齐头并重的,有时重在改革,有时重在发展,有时更应关注政局稳定。从已经走过来的路程看,1992年之前重在改革,是改革带动了发展;1992年后重在发展,是发展促进了改革;2007年之后又开始重在改革,可以预计将会带来更大的发展。其间,稳定一直至关重要。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一条最成功的经验,就是从全局上紧紧把握住改革、发展、稳定这三个关键词,全面处理好三者的相辅相成关系。

     

      (三)改革、发展、稳定的方法论

      用什么科学方法把握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及相互关系?概括地说有三大方法:一是在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的“实事求是”方法,要一切依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具体处理每一个改革、发展、稳定的新问题及相互关系,而当理论同实践发生冲突的时候,采取尊重实践、尊重国情,并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检验、评价和发展创新理论。例如,上世纪80年代初处理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农民包产到户的矛盾时,就是尊重了群众,尊重了实践,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更新了社会主义观念,产生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二是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的“中和”方法,要以时间上的适度原则、空间上的平衡原则和人世间的和合原则去处理一切改革、发展、稳定问题。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本身就是“中和”方法科学运用的硕果。三是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问题上的“渐进有序”方法。我国的改革是渐进性的改革,发展是台阶式的发展,而所有改革和发展工作都要在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环境里循序渐进地去做。尽管世界现代化百舸争流,但只有那些以国内最少失序和动乱进行改革和发展实现社会转型的国家,才能赢得全球性竞争而到达现代化的彼岸。

     

      (四)改革、发展、稳定的理论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也是改革、发展、稳定的主题。中国30年改革,就是破除不属于社会主义的旧观念和旧制度,建立了属于社会主义的新观念和新制度,例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制度;以股份制为依托和实现形式的“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实际上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实质上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由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的对内和谐发展、对外和平发展的政策,正在保证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改革、发展、稳定覆盖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全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涵纳了这个理论的基本内容,全面准确理解、把握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及相互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是当今中国最基本的理论和实践。 

     

        作者简介:许庆朴(1942—),男,山东成武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中央政策解读专业服务机构,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党建专家,法学专家,文化专家等开展中央政策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干部培训,专题培训,课题研究,投资并购,招商引资,公共关系,十四五规划等服务。联系电话:010-68998188
  •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中心联系
民生智库——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Copyright © 2008-2018 京ICP备09033294号-1   
投诉电话:010-68007379 地址: 北京市万寿路甲12号D座7层

二维码